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163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株洲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空气密度1.29kg/m3)( )A一块橡皮B一个篮球C一个铅球D一名中学生2汽车在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转为红色,经0.5s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

2、速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5m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5mC开始刹车后0.5s,车速为5m/sD从信号灯转为红色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了5m3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 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抽气或向烧瓶中打气,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 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用打气筒向烧瓶里打气,烧瓶将会()A下沉,受到的浮力减小B下沉,受到的浮力不变C上浮,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增大D上浮,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不变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夜迎着月光走,水是暗的;背着月光走,水是亮的B镜面反射每条光线

3、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5下列情况中,质量会发生改变的是( )A一瓶水放入冰箱后冷冻成冰B把一箱密封的卤蛋从工厂运到学校C一块玉石被雕刻成一件艺术作品D装在暖手袋里的水慢慢变冷6夏季多雷雨天,当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7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

4、,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8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冰雪融化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绿叶凝霜D严冬,雪花纷飞9据新科学家杂志2015年1月27日的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利用高速摄像机首次捕捉到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已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高速摄像机每秒可拍摄21010帧则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6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帧数约为A880帧B440帧C88帧D44帧10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橙光B黄光C绿光D紫光1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在6s内通过L1的电荷量是18C,A1的示数为4.5A,则

5、A2、A3的示数分别为()A3A 1.5AB1.5A 3AC3A 7.5AD4.5A 3A12据2020年1月初人民日报消息,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网的七成。若每节高铁车厢长约25.5m、宽约3.1m,高约4.4m,那么每节车厢内空气的质量可能为(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A4.5kgB45kgC450kgD4.5t二、填空题13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14有两种颜色和密度都不相同的饮料,密度分别是和,分别取相同的质量m装入相

6、同的甲、乙两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小明把甲、乙杯中的部分饮料依次缓慢倒入另一玻璃杯丙中,便做出了一杯好看的分层彩色饮料。丙杯中,上层的是哪一种饮料_(选填“”或“”);如果甲、乙杯中的饮料全部都倒入了丙杯中,并用筷子把丙杯中的分层饮料搅拌均匀,不计前后总体积的变化。则搅拌均匀后的饮料密度为_。(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来表示)15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16中国

7、动车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满载旅客正奔驰在祖国美丽的大地上。以地面为参照物,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坐在车上不动的乘客为参照物,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的。三、实验题17(8分)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_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_g。 (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_cm3 。 (3)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

8、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kg/m3 。 (4)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_。(选填“偏大”或“偏小”)18(8分)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小强同学在水温升到88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

9、92949698989898(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_(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小强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图丙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_不同;(5)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写一种即可)。19(8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梦想小组用图所示的方法获取了凸透镜的焦距。右图是该小组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清晰成像现象,生活中的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

10、移动2cm的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蜡烛火焰清晰的像,小华同学用物理课本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梦想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像是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3)小华同学将课本移开,小君同学取下自己佩戴的近视眼镜,将其中一片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小华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方(选

11、填“前”或“后”);(4)小华再次将蜡烛移动到标尺上的32cm处,调节光屏的位置,发现在光屏上_成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四、作图题20(8分)请在图中画出一束光线射向水面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_)21(8分)完成图所示的光路图。(_)五、计算题22(10分) “十一”黄金周,小文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江西景德镇旅游,买了一只瓷器玩偶她听说瓷器是用当地特有的泥土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陶瓷材料的密度,于是她先用天平测出玩偶的质量为76.2g,在把玩偶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25.4克,已知水的密度为1101kg/m1问:(1)玩偶的体积是多少?(2)这种陶瓷材料

12、的密度是多少?23(12分)为了缓解城市交通,长春市东部快速路南延线于2020年8月31日正式通车,建设长度大约56000m。若桥上限速为80km/h,姜老师驾驶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大约需要多少分钟通过全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题目详解】由一间15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V1.29kg/m315m23m58.05kg;故与一名中学生的质量接近。故ABC错误,D正确;2、D【题目详解】A由v=可得,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的距离:s反=vt=10m/s0.5s=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D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行的平均速度:v平均=5m/s;滑行距离:s滑=v平均t滑

13、=5m/s1s=5m;从灯号转为红灯起到汽车完全静止,车子共前进的距离:s总=s反+s滑=5m+5m=10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从开始刹车后0.5s即1s时,汽车的速度为5m/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3、D【题目详解】潜水艇模型依靠改变自重实现在水中的上浮、下沉、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说明此时浮力等于重,若用打气筒向烧瓶里打气,内部气压增大,部分水被压出,自重减小,自重小于浮力时,模型上浮,由于模型的体积不变,所以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浮力不变。故选D。4、C【题目详解】A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

14、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故A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C正确;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错误。故选C。5、C【题目详解】A物体状态的改变不会影响物体的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位置改变不会改变物体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C玉石在被雕刻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切割打磨,其物质的含量会逐渐减少,故C符合题意;D物体温度的变化与质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A【题目详解】雷电发生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通常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选A。7、C【题目详解】A湿衣服会变干,是因为衣服上的水分子不断地运动到了空气中,故能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