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151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如图所示是主席在“9.3”阅兵重要讲话中握拳振臂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宣言让我们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B庄严的声音响彻云霄说明他的声音音调高C我们能够辨别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的D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露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汽化现象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华现象C雪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升华现象D雨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固现象4氧气瓶里的氧气(气体)原来的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用去一半后,下列关于瓶内剩余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仍为m、体积仍为V、密度仍为B质量变为、体积变为、密度仍为C质量变为、体积仍为V、密度仍为D质量变为、体积仍为V、密度变为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

3、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A潜望镜B小孔成像C光的色散D放大镜6材料和长度相同的甲乙两金属丝,横截面积分别为、,电阻分别为 、,其图像如图所示。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其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BCD7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中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8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立春时节冰化成了水液化现象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4、液化现象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凝固现象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升华现象二、多选题9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叶子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9B实验环境的大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甲中的a所示D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三、填空题11在建国70周年阅兵

5、仪式上,当飞机队形不变时,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歼20战机飞行速度最大可达900m/s,则30min内歼20最大飞行距离可达_km。12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小芳的身高为1.65m,小芳的像与镜的距离为_m,小芳的像高为_m;若小芳向镜移动3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左下图所示,这时她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3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发现汽车

6、行驶了5min,则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_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水平放置的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处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h1深度,光在水面处既发生反射也发生了折射,此时反射光投在容器上方水平放置的挡光板上形成另一光斑P点,折射角为30;继续加水至h2深度,挡光板上的光斑P点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时折射角_30(选填“”、“”或“=”)。15如图所示是由一条道路的两端分别相向而行的甲乙两车的st图像,认真观察图像可知,甲车的运动速度是_m/s,当甲乙两车相遇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7、_m,通过图像可知,甲,乙_(选填“是”或“不是”)同时出发的。1612月8日,2019溧阳“1号公路”半程马拉松赛在美丽的“别桥原乡”正式开跑。如表所示是一款运动APP记录的一位参赛者的部分数据。上午跑步2019/12/8周日08:3121.14公里距离1:47:01总时间504分钟/公里平均配速182步/分钟平均步频1.08米平均步幅150次/分钟平均心率有氧4.8无氧0.1运动效果1237千卡卡路里105米海拔上升(1)可利用表中信息写出两种计算总步数的文字表达式:一种是:;另一种是:总步数_;(2)该参赛者在跑步过程中心脏每跳动一次平均所需时间为_s;(3)若跑步者的“配速”随时间变化

8、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他在_(填“tl”“t2”或“t3”)时刻运动得最快;(4)小明上网查得一个甜甜圈提供的热量约为200千卡,那么这个跑步者此次跑步消耗的热量相当于消耗_(取整数)个甜甜圈。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下图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18如图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水平的虚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_)19(10分)如图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1)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有刻度尺和_;(2)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

9、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2s、4s、6s和8s所通过的距离。请你判断,方案_更合适;(3)实验中,在如图玻璃管上应选择线_(填“甲”或“乙”)作为起点O更合理;(4)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向_运动的;(5)小明在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从O点到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从O点到开始的时间t/s01.242.513.755.20根据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比(填“正”或“反”),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_(填“改变”或“不变”)的。五、计算题20(6分)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

10、00mL水的量筒中,水上升到16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4g。(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3)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钢=7.8103kg/m3)21(6分)一轿车包括乘客质量1600kg,该轿车上午11:30驶入一高速公路入口,下午1:30到达某出口,总共行驶了240km,该段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其间经过的隧道和桥梁限速为80km/h。(1)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轿车在行驶中有超速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题目详解】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

11、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在“模仿秀”节目中,演员模仿歌唱家唱歌时,主要是模仿歌唱家声音的音色故选A。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A、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12、是340m/s,故A错误B、庄严的声音响彻云霄说明他的声音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B错误;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能够辨别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C正确;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音调与响度的区别,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3、B【题目详解】A露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液化现象,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华现象,由气态变为固态,故B正确;C雪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凝华现象,故C错误;D雨是空气中水蒸气的一种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4、D【题目详解】氧气瓶里的氧气(

13、气体)原来的体积为V、密度为,质量为m=V,用去一半氧气后,质量减半,变为,即;体积不变,仍为V,则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5、A【题目详解】A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的,因此是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A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光的色散,是由于太阳光照到三菱镜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6、B【题目详解】BC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流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由题中的图像可知,当两电阻流过的电流相等时,大于;故B项正确;C项错误;A当两电阻

14、流过的电流相等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故A项错误;D由题意可知,甲乙两金属丝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且,所以;故D项错误。7、C【解题分析】解答: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C.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运用到医疗领域,去除人体内结石;故C错误;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的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8、B【题目详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9、CD【题目详解】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用凹透镜矫正,故A错误;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