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073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物理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2移动硬盘能够贮存信息,是利用了物质的()A硬度B磁性C导电性D导热

2、性3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法码。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是,将空瓶中装满水,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是;将水全部倒出后,再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则待测液体密度的农达式正确的是()ABCD4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还剩半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B蜡烛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C蜡烛体积减半,密度为原来的2倍D蜡烛质量、体积均减半,但密度不变5某实验室的一只水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把这只温度计放入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容器中,则以下关于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后,温度计内水银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

3、,体积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D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6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A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C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约为D上课教室门高7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B水滴把字放大C树林在水中的倒影D 墨子通过小孔成像8如图所示,不透光的纸上有一个足够小的倒立三角形小孔,蜡烛点燃后通过小孔在后面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像。则像的形状是方框内的()ABCD二、多选题9我国古诗词文化有着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

4、的折射使潭底的像靠近水面B“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1A”, 小灯泡 L 标有“2.5V,1.25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6AB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A0.5A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V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10三、填空题11宋词解语花.上元中

5、描写元宵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香飘麝”,其中“箫鼓喧”中的鼓声是由于鼓面_产生的;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12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形成的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侧部分(填左或右)相当于_而形成的虚像.13学校运动会,小柯同学记录了部分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利用已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1)广播操比赛,两臂平展时的长度的约为15_;(2)每人发到一瓶矿泉水,其中水的体积的为550_;(3)实心球的质量为2000_。(4)运动会那天的气温为23_;1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

6、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运动.152019年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小明同学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近视眼对光线的_(选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_(选填“凸”或“凹”)透镜。16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色。睛朗的夏天,小明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来解释;仔细观察光斑,发现这些圆形光斑大小不

7、一,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主要与_(选填“树叶间小孔的大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或“太阳到树叶间小孔的距离”)有关。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种液体表面,入射光线己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8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19(10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

8、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五、计算题20(6分)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

9、方7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1)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米/秒?(2)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21(6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甲是某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公路上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求:(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

10、驶的路程;(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题分析】A B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有关,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是正确的;C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则C选项是错误的;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B。2、B【分析】物质的属性有硬度、弹性、磁性、塑性、状态、颜色、质量、密度、导电性、绝缘性、延展性、透光性、导热性、比热容、热值,不同物质的属性不同,实际应用也就不同。【

11、题目详解】移动硬盘能够贮存许多信息是利用了本身具有的磁性,故B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生活中常说的“物尽所用”,指的就是不同的物质按其属性的不同有不同的用处,平时要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3、A【题目详解】由瓶子容积不变和列等式得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D【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但与物质的状态、温度有关【题目详解】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还剩半支,其质量减半,体积也减半,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故选 D5、C【解题分析】水银温

12、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图可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上面第8个小格,即当时示数为18;如果把这只温度计放入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容器中,温度计的示数下降;在温度计示数下降的过程中,水银的体积在变小,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由此可知,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无关,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虽然水银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水银的体积变小了,所以水银的密度变大了;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B【解题分析】A复兴号高铁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km/h97m/s,故A不符合实际;B四个苹果约为一斤(500g

13、),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故B符合实际;C石家庄冬季虽然很冷,但平均气温不可能为-20,而是约为-5,故C不符合实际;D教室门的高度大于多数人的身高,约为2m,故D不符合实际。7、D【题目详解】A放在水中的笔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水滴把文字放大,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C树林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墨子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8、D【题目详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

14、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D。二、多选题9、ABC【题目详解】A“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使潭底的像靠近水面,故A正确;B“绿树阴浓夏日长”句中“阴浓”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楼台倒影入池塘”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D“掬水月在手”句中的“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10、BD【题目详解】A由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故A项错误;B由可得:灯泡的电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最大电流为灯泡正常工作是的电流0.5A,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A,所以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3A0.5A,故B项正确;C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可知电路电流最小时,灯泡分担的电压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即电压表最大示数,灯泡正常工作时,两端分得的电压最大为额定电压2.5V,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最小为,故电压表的示数范围为2V3V,故C项错误;D由BC分析可知,当电路电流最大为额定电流0.5A时,滑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