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62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青海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3.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研究个体的心理特性,这种方法称为A.实验法B.观察法C.测验法D.调查法4.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5.“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

2、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6.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不是其基本原则的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7.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8.注意转移比较困难的情况是()。A.事先有注意转移的信号B.后继的活动吸引力大C.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D.后继的活动意义重大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3、()。A.王国维B.蔡元培C.杨贤江D.陶行知10.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11.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12.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B.1912年C.1921年D.1949年1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1950年B.1959年C.1985年D.1994年14.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1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4、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C.关心学生身体健康D.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配合16.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17.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8.美育即()A.社会美教育B.自然美教育C.艺术教育D.审美教育19.同班同学、办公室同事容易成为好朋友。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吸引因素是A.外貌B.能力C.互补D.邻近20

5、.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1.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22.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B.课程管理制度C.课程的组织核心D.课程的存在形式23.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A.诱因B.能力C.认知D.需要24.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5.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A.反映B.反馈C.反射D.反应二、判断题

6、(8题)26.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7.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A.正确B.错误28.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29.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30.教师只要把道德规范说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就能形成相应的品德。A.正确B.错误31.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32.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3.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

7、、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5.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37.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38.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39.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40.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1.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42.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43.试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44.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45.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参考答案1.A2.A3.C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8、。其中,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测验来测查个体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的一种方法,主要有成就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4.A5.B6.D儿童权利公约保护儿童的四个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保护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7.A8.C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先前的活动吸引注意的程度。如果对原来事物注意紧张程度高,新的活动又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注意转移就困难和缓慢。反之,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2)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如果转移的对象是新的事物或活动变化的事物。而且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就容易转移。(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如果事先具

9、有转移注意的标志或信号,并有转移的准备.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9.B10.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11.A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实验教育学。B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著斯、右厄迪尔、阿普尔、吉鲁,C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D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杜威、克伯屈。12.B暂无解析13.C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4.A15.A暂无解析16.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0、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7.B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它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18.D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叫审美教育。19.D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特征。其中,邻近是指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客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越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20.C纪律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不

11、同,就有不同的纪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21.A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22.B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可把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的存在形式的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3.D本题考查动机产生的条件24.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

12、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25.C26.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27.A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学习焦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则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它更多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28.B心理学家耶克

13、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29.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0.B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31.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14、,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2.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3.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34.义务教育35.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6.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都拉在其强化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37.复杂性是由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以及劳动对象的个别差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示范性是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表率,教师必须身教重于言。38.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