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49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黑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3.社会态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A.认知、情感、行动B.认知、情感、知识C.情感、知识、认知D.情感、行动、知识4.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学生B.教师C.家长D.校长5.教师在数理化教学中通过解释、论证和说明使学生掌握原理或公式。这属于讲授法中的哪一

2、具体方式?A.讲读式B.讲述式C.讲解式D.讲演式6.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继承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独立性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8.同班同学、办公室同事容易成为好朋友。这种现象体现的人际吸引因素是A.外貌B.能力C.互补D.邻近9.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10.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B.雄辩和演说训练C.“骑士七技”训练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1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

3、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12.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1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说明了_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教育C.环境D.活动14.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是()A.组织学生活动B.做好家访工作C.做好德育工作D.指导团队工作15.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16.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A.110B.115C.120D.12517

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C.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D.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18.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合作教学B.复式教学C.设计教学D.分组教学19.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不是其基本原则的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20.美育即()A.审美教育B.艺术教育C.社会美教育D.自然美教育21.把儿童比作太阳

5、,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22.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式的情感化2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24.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A.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B.认知能力C.社交能力D.创造能力25.下列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的是()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二、判断

6、题(8题)2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27.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28.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30.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3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32.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A.正确B.错误33.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

7、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35.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学制的建立依据。37.美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38.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39.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0.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1.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42.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43.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44.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5.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参考答案1.D暂无解析2.

8、B3.A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4.B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5.C讲搜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其中,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时经常采用的方式。此方法更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中。6.B7.B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否则,将夸

9、大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8.D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特征。其中,邻近是指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客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越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9.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10.D11.A12.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13.C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正是、说明了

10、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14.C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进行的,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15.A16.D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17.A18.B19.D儿童权利公约保护儿童的四个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保护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20.A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关来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又叫作审美教育。21.D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教育要“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11、,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他把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这就是著名的“儿童中心论”。22.B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即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情感化、方法的多样化。23.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4.B25.C暂无解析26.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27.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

12、替代的教育作用。28.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0.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31.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

13、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2.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33.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34.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5.瞬时记忆36.(1)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4、;(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经验。37.(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3)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喜悦。38.(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9.(1)遗传与营养;(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能动性。40.(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41.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42.(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的发展不受影响。43.(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2)转移自己的注意;(3)合理宣泄负面情绪;(4)主动运用语言控制自己的情绪。44.(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语言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