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46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斯腾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情境亚理论B.成分亚理论C.经验亚理论D.认知亚理论2.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3.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4.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这一本能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5.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

2、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6.心理学中通常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A.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和心理素质C.个性心理和心理结构D.个性心理和心理潜能7.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B.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8.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观点的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9.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独立性B.继承性C.社会性D.永恒性10.个人因担心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的出现而产生的不愉

3、快情绪是()。A.抑郁B.愤怒C.狂躁D.焦虑11.通过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方法是()。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间隔强化12.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属于()A.程序记忆B.情景记忆C.内隐记忆D.陈述记忆13.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14.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体现的教育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15.衡量一个人某种品德是否形成,应主要考察A.道德行为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16.知觉产生的基础是A.察觉B.直觉C.感觉D.联觉17.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

4、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18.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1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努力20.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社会B.地方C.学校D.家庭21.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5、22.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体现的观察品质是A.精确性B.系统性C.客观性D.敏锐性23.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流派是()。A.机能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25.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二、判断题(8题)26.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27.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

6、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A.正确B.错误28.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29.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30.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31.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2.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33.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3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四、简答题

7、(10题)36.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37.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38.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39.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40.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41.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42.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44.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45.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1.B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2.B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

8、、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3.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4.C5.A6.A7.D为了教育好下一代,要求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8.C9.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掩盖了剥削阶级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不科学的观点。10.D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

9、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过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种。11.C替代强化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12.D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和概念等。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即属于陈述性记忆。13.A暂无解析14.B15.A本题考查品德的形成16.C加党是在高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描作两于感党器官的室观事物的型体属性的反映。17.C意志品质的果断性是意志机敏的表现,是善于辨明是非真伪,善于抓住时机,善于应付复杂情境,迅速而合理地处理矛盾的能力。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冒

10、失。18.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19.B20.B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这项决定,在这项决定中,国家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1.B22.C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其中,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23.B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该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24.A25.A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

11、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26.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27.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

12、,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8.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29.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0.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31.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2.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

13、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3.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34.替代强化35.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6.(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37.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规律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4、,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8.(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

15、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39.(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或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或因材施教原则,或有的放矢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或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或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5)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或疏导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或长善救失原则)(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0.(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