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42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江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冲刺试卷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上课B.课外辅导C.备课D.作业布置2.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3.学习“圆的初步认识”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问题: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玩一个游戏抢红旗。我把一面小红旗插在场地上,口令发出后,大家一起去夺红旗,全班同学该怎样站位才最为公平合理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

2、()A.文字记分法B.等级制记分法C.数字记分法D.五分制记分法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D.知识的巩固与保持6.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并提出了的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7.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8.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9.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访问法B.调查法C.测量法D.观察

3、法10.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目标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类型11.知觉产生的基础是A.察觉B.直觉C.感觉D.联觉12.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属于()A.程序记忆B.情景记忆C.内隐记忆D.陈述记忆13.“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14.优秀班主任总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指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顽强的意志。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意志的A.果断性B.自制性C.积极性D.坚韧性15.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学校教育制度B.儿童教育机关C.成人文化教育机关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16.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4、)A.611岁B.712岁C.11、1214、15岁D.12、1315、16岁17.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18.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19.衡量一个人某种品德是否形成,应主要考察A.道德行为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20.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D.成就结构21.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主要评价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多元性评价22.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

5、“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23.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A.观察B.思维C.表征D.表象24.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25.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二、判断题(8题)26.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27.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28.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29.心理咨询与

6、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A.正确B.错误30.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2.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33.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起主导作用35.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四、简答题(10题)36.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37.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38.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39.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7、?40.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41.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2.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3.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5.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A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和检查评定成绩,其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2.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3.C4.B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等级制记分法。其中等级制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级记分法,如优、良、中、差等;另一类是数字记

8、分法,如5,4,3,2,1等。5.C暂无解析6.C7.C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8.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9.D观察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问卷法是一种辅助手段,调查法、测量法和访问法都是了解学生的常用方法。10.C学科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

9、、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11.C加党是在高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描作两于感党器官的室观事物的型体属性的反映。12.D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和概念等。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即属于陈述性记忆。13.A14.D本题考查意志品质的特征15.A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16.C暂无解析17.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18.D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

10、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19.A本题考查品德的形成20.B合作目标结构是指,在团体中不同个体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获得成功。21.C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划分等级。我国现行中考、高考制度所体现的就是终结性评价。22.A23.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组

11、织知觉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又叫“思维的知觉。24.C暂无解析25.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26.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27.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28.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

12、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29.A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学习焦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则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它更多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30.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1.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2.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

13、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3.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4.教育或学校教育35.人工概念36.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规律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

14、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7.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意志品质的培养:(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38.(1)态度特征。(2)意志特征。(3)情绪特征。(4)理智特征。39.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40.(1)意志行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行动。(2)随意运

15、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41.(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的功能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适应环境的功能。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信息传递的功能。42.(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43.(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