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42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山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A.模仿B.从众C.暗示D.服从2.一个人枕叶受伤后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感觉是A.唤觉B.味觉C.视觉D.听觉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小组活动B.集会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4.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5.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

2、.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6.下列不属于教学模式的要素的是()A.主题B.策略C.程序评价D.范围7.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的原则B.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8.在教育研究上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派别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9.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类型D.教育目的10.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C.关心学生身体健康D.做好家长工作,争取

3、社会有关方面配合11.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12.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D.教育过程的程序化13.斯腾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情境亚理论B.成分亚理论C.经验亚理论D.认知亚理论14.在我国近代,“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这是由于()。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15.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

4、特点是A.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B.自愿性、娱乐性、实践性C.组织性、灵活性、创新性D.组织性、实践性、娱乐性16.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种现象说明心境具有()A.稳定性B.弥散性C.广阔性D.暂时性1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18.教育是一种()A.生物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D.心理现象19.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21.在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2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社会B.地方C.学校D.家庭23.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2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衣着整洁B.言行一致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25.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二、判断题(8题)26.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27.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

6、的。A.正确B.错误28.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30.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31.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3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A.正确B.错误33.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35.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四、简答题(10题)36.试述

7、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7.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矫正方法。38.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9.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40.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41.短时记忆的特点42.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43.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44.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45.简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从众的概念2.C本题考查神经系统3.A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4.A5.C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

8、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6.D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评价等,不包括范围。7.C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矛盾观。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德育原则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体现了这一点。8.A9.A本题考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10.A暂无解析11.B12.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13.B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14.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

9、实践证明,离开革命,“教育救国”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的程度15.A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16.B17.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8.C暂无解析19.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

10、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20.A21.C22.B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这项决定,在这项决定中,国家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3.C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24.B教师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25.A暂无解析26.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27.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1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28.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0.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1.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

12、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2.B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33.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

13、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4.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5.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6.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心理学相关的原理,我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差异。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受到人的知觉特点、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个性差异等多方面影响。37.考试焦虑的危害:(1)严重的考试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2)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影响考试成绩。(3)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形成焦虑型人格。考试焦虑的矫正:(1)自信训练。(2)放松训练。(3)系统脱敏。38.(1)能力与知识、

14、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39.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都拉在其强化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40.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意志品质的培养:(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1.(1)信息保持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4)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4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