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34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A.模仿B.从众C.暗示D.服从2.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A.感觉B.记忆C.想象D.思维3.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4.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情。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5.我国古代明确阐述教学相长辩证

2、关系及“师严然后道尊”教师观的教育文献是A.中庸B.学记C.大学D.论语6.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教材D.课程标准7.美国心理学家米勒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72个组块D.82个组块8.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斯金纳C.韦纳D.班杜拉9.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10.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事件是A.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B.华生提出S-R范式C.唐姆士出版心理学原理D.巴甫洛夫创立

3、条件反射学说11.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田老师私下查看了学生手机和日记。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荣誉权B.受教育权C.隐私权D.健康权12.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友谊,被群体接纳并成为群体成员之一。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种需要属于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13.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A.“掌握学习”教学法B.“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C.“导学式”教学法D.情景教学法14.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主流文化15.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1

4、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7.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B.1912年C.1921年D.1949年18.教学与发展的作者是()A.凯洛夫B.赞科夫C.加里宁D.马卡连科19.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运动竞赛B.运动队训练C.早操、课间操D.体育课20.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组合两门及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潜在课程21.技能的活动方式是()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2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A

5、.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23.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24.班主任王老师从自己长期的工作中认识到,凡是让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处处注意言传身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长期性与间接性B.复杂性与创造性C.主体性与示范性D.连续性与广延性2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二、判断题(8题)26.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27.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28.当客

6、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30.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31.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32.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3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

7、36.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37.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8.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39.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40.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2.什么是意志?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43.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44.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45.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从众的概念2.C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A4.D5.B本题考查教育文献。6.B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7.C推时记忆的特点包

8、括:(1)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既又易旁干就。8.D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9.C暂无解析。10.A1879年,地国前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选因基比杨大学钼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括对心度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管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口独立的学科。11.C12.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

9、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弱,有归属感。13.B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14.C暂无解析。15.C暂无解析16.B暂无解析17.B暂无解析18.B赞科夫于1957年开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了十多年的教育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于1975年出版了作为实践总结性成果的教学与发展专著。19.D体育课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讲授体育理论知

10、识外,主要是学习和训练体育技能。20.A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21.A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22.A23.D暂无解析24.C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谈举止、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和学习的褙模,身教重于言教。25.C暂无解析26.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

11、育作用。27.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28.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0.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

12、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1.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32.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3.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3、34.义务教育35.调节和监督36.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37.(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38.(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2)转移自己的注意;(3)合理宣泄负面情绪;(4)主动运用语言控制自己的情绪。39.复杂性是由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以及劳动对象的个别差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示范性是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表率,教师必须身教重于言。40.(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情绪的功能表现为

14、以下三个方面:适应环境的功能。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信息传递的功能。41.(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42.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叫作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特征有:(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43.(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44.(1)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活动。(3)科技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社会公益劳动。(7)课外阅读活动。45.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心理学相关的原理,我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差异。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受到人的知觉特点、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个性差异等多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