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29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个中心”是指()。A.教师、活动、经验B.学生、活动、教材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D.学生、经验、活动2.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3.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外体育锻炼B.课间操C.体育课D.运动会4.学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C.以获得感性认识为主D.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5.教师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运

2、用教育教学规律B.进行科学发现C.进行科学发明D.探索未知领域6.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教学7.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的发现B.进行技术的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8.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学制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9.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就成熟了,能够自己去摘下来,再策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

3、炼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10.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完整人格。主张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派别是A.实验教育学B.合作教育学C.北判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上课B.课外辅导C.备课D.作业布置1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13.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组合两门及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潜在课程14.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主流文

4、化15.集体舆论是指()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16.林老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课程的特点?()A.活动课程B.隐眭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17.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动作B.形象C.语言D.表象18.启发性原则的提出是符合()A.教学的目的B.教学任务C.知识本身的特点D.学生的认识规律19.论语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D.因材施教原则20.“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人们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特征形成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扩展到对其别的特征的认知上去。这种现象属于()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21.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分配22.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23.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关心学生生活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D.搞好教学24.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6、)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25.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A.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哲学C.政治经济学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判断题(8题)26.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27.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9.教师只要把道德规范说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就能形成相应的品德。A.正确B.错误30.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31.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

7、形成的。A.正确B.错误32.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33.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35.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四、简答题(10题)36.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7.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38.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39.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40.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1.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42.进行教学评价的主

8、要原则有哪些?43.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4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5.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参考答案1.C2.A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例如,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再造想象。3.C暂无解析4.A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5.A创造性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其他劳动所体现的创造性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方面。6.D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

9、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7.C暂无解析8.B9.C10.D文化教育学的立要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文文化过程;第三,教育的研完的须采用精神科学成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教育的自的就是要保国社会历史的客现文化向个体的上现文化的转变,开将个售的主现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现文化世界。11.A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和检查评定成绩,其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2.C13.A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

10、,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14.C暂无解析。15.A暂无解析16.B17.C暂无解析。18.D暂无解析19.B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注重点拨,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0.C21.A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其中,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22.B23.D教好书,即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

11、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24.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25.D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6.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

12、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27.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28.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9.B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30.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1.A技能

13、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2.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33.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4.瞬时记忆35.替代强化36.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

14、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37.(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

15、(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的发展不受影响。38.(1)教材建设的突破。(2)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3)师生关系的突破。(4)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5)扩大了教学规模。39.1.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学热闹的程度,而是看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不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而是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一堂好课,教学效果一定要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圆满完成教学任务。3.一堂好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