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461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2.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A.感觉B.记忆C.想象D.思维3.小雨过现察和思考,总结出飞机,轮船、汽车、火车等那维法确物资或乘客,他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抽象B.知觉C.联想D.想象4.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友谊,被群体接纳并成为群体成员之一。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种需要属于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

2、与爱的需要5.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7.关心集体、对人热情、乐于助人、为人谦虚等特点,属于|生格的()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9.某人情绪发生快并且强度大,易冲动。此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抑都质10.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珠能力的是A.记忆能力B.绘画能力C.思维能力D

3、.想象能力1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12.为使学生理解“果实”概念,老师在课堂上将课前准备好的果实切开,让学生观察并报告观察结果。该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讲授法D.实验法13.人们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做出巧妙、恰当处理的行为称为“教育机智”。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主体性C.广延性D.间接性14.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参照性

4、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15.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16.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7.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A.情绪B.美感C.理智感D.道德感18.对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与阐明,这种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心理现象B.预测心理活动C.调控心理与行为D.解释心理现象1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20.凯

5、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个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21.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22.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23.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2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25.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6、,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二、判断题(8题)26.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27.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28.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29.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30.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31.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33.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

7、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3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3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8.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39.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40.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41.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42.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3.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4.试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45.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2.C想

8、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A暂无解析。4.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弱,有归属感。5.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6.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

9、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7.D8.A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基本观点是: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9.C胆汁质的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黏液质的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10.B暂无解析。11.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12.B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13.A14.C15.

10、A16.D暂无解析17.C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18.D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具体表现为陈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活动、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其中,解释心理现象是对已知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因果关系,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19.B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否则,将夸大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20.C21.B根

11、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2.A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3.B24.BA、B、C、D项都是德育的常用方法,其中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25.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6.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

12、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27.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28.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29.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0.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

13、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1.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2.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3.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4.调节和监督35.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6.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3

14、7.(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8.(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9.(1)教师教的标准: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教态从容自如。(2)学生学的标准: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个别学生得到照顾。(3)上述要点要求结合实例论述。40.(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41.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都拉在其强化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42.(1)遗传与营养;(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能动性。43.教育为一定的经济服务,这是教育的重要社会功能。到了现代社会,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重要。教育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通过科学技术再生产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与作用。44.(1)生物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学校教育因素(4)社会文化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