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348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湖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自测卷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2.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A.诱因B.能力C.认知D.需要3.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该测验是()A.标准参照测验B.标准化成绩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教师自编测验4.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的教育通论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C.庄泽宣的教育概论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5.教育内

2、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6.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学应用研究领域的是A.人格心理学B.咨询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7.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参照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厌恶疗法的

3、心理学理论流派是A.精神分析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10.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织税课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现场教11.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体现的观察品质是A.精确性B.系统性C.客观性D.敏锐性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与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3.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14.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社

4、会实践活动D.教学15.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A.教材B.课程评价C.课程计划D.教学大纲16.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观点的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17.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18.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A.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9.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的认识规律B.以往的规律C.学科的

5、逻辑系统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20.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A.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B.诊断学生的学习基础C.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D.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21.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A.感觉B.记忆C.想象D.思维22.某人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别人也一定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是()。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23.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学生B.教师C.家长D.校长24.优秀班主任总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指导学生从

6、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顽强的意志。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意志的A.果断性B.自制性C.积极性D.坚韧性25.20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儿童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二、判断题(8题)26.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27.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28.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29.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31.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32.任何技能

7、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33.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35.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四、简答题(10题)36.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37.简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38.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3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40.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1.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42.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3.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

8、括哪些方面?45.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参考答案1.A2.D本题考查动机产生的条件3.C4.D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杨贤江著)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原理,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不朽名著。本书阑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5.A6.B本题考查应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7.C8.B9.C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包括:(1)系统脱敏法;(2)厌恶疗法;(3)强化、惩罚与消退法。10.A暂无解析。11.C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

9、性。其中,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12.D暂无解析13.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14.D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15.D学科课程标准又叫教学大纲,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16.C17.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18.A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

10、,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这所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19.A暂无解析20.D21.C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2.D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倾向,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23.B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24.D本题考查意志品质的特征25.A26.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11、。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7.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28.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29.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

12、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0.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1.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32.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3.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

13、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4.人工概念35.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6.(1)传授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4)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7.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

14、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其贯彻要求有:(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38.(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39.(

15、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