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347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友谊,被群体接纳并成为群体成员之一。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种需要属于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2.小明仰望天空,以蓝天为背景看到白云像一座雪山,而以白云做背景看到天空像蓝色海洋。这种对象和背景的转换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3.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昆体良B.赫尔巴特C.洛克D.福禄贝尔4.每个新人职教师都应学会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

2、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5.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6.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外体育锻炼B.课间操C.体育课D.运动会7.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A.德育B.班级带理C.教学D.家校合作8.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明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9.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A.110B.115C.120D.12510.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B

3、.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家庭、学校和社会11.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情。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1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A.个别特征B.整体特征C.本质特征D.动力特征13.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4.20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儿童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

4、15.“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人们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特征形成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扩展到对其别的特征的认知上去。这种现象属于()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16.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17.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8.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19.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20.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1.学校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A.团队活动B.教学活动C.校会班会D.课外活动22.从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23.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

6、.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A.运动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视觉25.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判断题(8题)26.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A.正确B.错误27.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28.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30.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31.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

7、一依据。A.正确B.错误32.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3.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四、简答题(10题)36.篱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37.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38.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9.简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40.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41.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42.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3.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4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

8、哪些规律?45.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参考答案1.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弱,有归属感。2.A暂无解析。3.B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昆体良的代表作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洛克的代表作为教育漫话,福禄贝尔的代表作为人的教育。4.B5.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6.C暂无解析7.C教学是实现教育目

9、的的主要途轻。教学水选具有教育性。8.B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9.D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10.C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11.D12.A13.D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14.A15.C16.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

10、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17.C18.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A20.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21.B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22.C暂无解析23.B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

11、、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它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24.D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故视觉属于外部感觉。25.C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26.B不只外表吸引力的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应。27.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

12、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8.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

13、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0.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31.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2.B教师的专业素

14、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3.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34.非正式群体35.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6.(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的发展不受影响。37.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班都拉在其强化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惩罚自己。38.(1)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2)可以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3)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4)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