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39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关于注意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注意与心理过程没有联系B.注意贯穿心理过程始终C.注意与心理过程交替发生D.注意千扰心理过程2.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3.基本的情绪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四种,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基本的情绪分类()A.快乐B.悲哀C.愤怒D.嫉妒4.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A.个别特征B.整体特征C.本质特征D.动力特征

2、5.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6.美育即()A.社会美教育B.自然美教育C.艺术教育D.审美教育7.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A.程序编排的原则B.激发动机的原则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D.结构主义的原则8.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参照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9.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A.兴趣B.需要C.信念D.动机10.以跑、走、跳、投为主要

3、内容的体育运动是()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11.关心集体、对人热情、乐于助人、为人谦虚等特点,属于|生格的()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1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A.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13.因势利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A.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B.知行统一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4.人的身体发展是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在心理发展中,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是由具

4、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差异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15.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A.闻鸡起舞B.谈成色变C.见花落泪D.触景生情16.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17.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特别把美育提出来,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人是()A.毛泽东B.蔡元培C.周恩来D.朱自清18.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A.文法、算术、天文B.文法、修辞、辩证法C.哲学、算术、音乐D.辩证法、几何、音乐1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

5、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与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0.近代教育史上,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并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21.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22.在教育合力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23.我国古代明确阐述教学相长辩证关系及“师严然后道尊”教师观的教育文献是A.中庸B.学记C.大学D.论语2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6、”“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努力25.在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观点属于A.民族本位论B.集体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二、判断题(8题)26.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27.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28.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2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0.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

7、态无关。A.正确B.错误31.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32.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33.教师只要把道德规范说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就能形成相应的品德。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5.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四、简答题(10题)36.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37.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38.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39.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40.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8、。41.简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42.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3.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4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4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1.B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2.A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故A项排除3.D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

9、划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4.A5.B现代生产需要扩大教育范围,工人阶级为争取教育的权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一切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6.D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叫审美教育。7.C8.C9.B10.A暂无解析11.D12.B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13.A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

10、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这所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14.C人的身体发展是按照首尾方向和中心外周方向进行的,心理发展是按照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等等。人发展的这种顺序性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5.B由抽泉概念和将号作为条件到激而建立的务件反粉系既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其可以同提而概接地反映现实,及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高级活动的重要特征。进成色变比窗一提双系事犹非常富怕,及映了抽象概念作为条件制散的特征。16.D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11、联觉”现象。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17.B近现代教育史上,美育也受到重视。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在1912年提出废除尊孔读经的内容,增加美育,“以美育代宗教”,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18.B19.D暂无解析20.A夸美纽斯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21.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22.B在学校、家具,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权教育起着主导作周。23.B本题考查教育文献。24.B25.D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教育交上有两种理论,即个人本住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住论主张确

12、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具体为: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动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26.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

13、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7.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28.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9.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0.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31.A由于刺激对感

14、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2.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33.B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34.义务教育35.替代强化36.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规律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7.(1)教师教的标准: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教态从容自如。(2)学生学的标准: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参与;个别学生得到照顾。(3)上述要点要求结合实例论述。38.(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