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38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贵州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考题汇编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课程D.教学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1950年B.1959年C.1985年D.1994年3.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措施是()。A.过度复习B.及时复习C.分散复习D.复习方式多样化4.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5.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

2、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6.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C.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D.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7.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A.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B.诊断学生的学习基础C.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D.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8.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A.110B.115C.120D.1259.我国古代明确阐述教学相长辩证关系及“师严然后道尊”教师

3、观的教育文献是A.中庸B.学记C.大学D.论语10.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培根C.康德D.夸美纽斯11.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分配1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A.学生道德认识深与浅的矛盾B.学生道德认识多与少的矛盾C.学生道德认识正确与错误的矛盾D.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A.运动觉B.机体觉C.平衡觉D.视觉14.斯腾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情境

4、亚理论B.成分亚理论C.经验亚理论D.认知亚理论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16.下列选项中被看作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的是A.理想B.信念C.兴趣D.需要17.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18.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A.反映B.反馈C.反射D.反应19.进意具有两个特性,它们是A.准各性和敏境性B.间接性和钡牺性C.则量从本新班D.指向性和果中性20.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

5、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21.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A.感觉B.记忆C.想象D.思维22.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学校教育制度B.儿童教育机关C.成人文化教育机关D.国家教育领导体制23.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参照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24.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25.

6、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二、判断题(8题)2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A.正确B.错误27.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28.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29.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30.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1.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32.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3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

7、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35.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四、简答题(10题)36.什么是意志?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37.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3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9.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40.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41.简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42.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3.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44.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45.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参考答案1.A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种

8、有目的的活动,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确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它进行,因此它居于核心地位。2.C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B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这样的复习可以阻止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4.A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5.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6.A“三雏”课程目标指的是知

9、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7.D8.D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9.B本题考查教育文献。10.B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主的学科提了出来。11.A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其中,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12.D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0、。13.D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故视觉属于外部感觉。14.B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15.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D需要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17.A18.C19.D注意有两个特红;招向注和是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

11、理活动具有选排性。注意的集中性不纹相高开一初与洁确对象无关的东向,而且也相时各种十机村基进行标制,以焦注险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20.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1.C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2.A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23.C24.D25.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26.B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

12、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27.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28.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29.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0.A课程计

13、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1.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2.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33.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

14、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4.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5.瞬时记忆36.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叫作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特征有:(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37.1.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学热闹的程度,而是看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不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而是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一堂好课,教学效果一定要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圆满完成教学任务。3.一堂好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教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激励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要研究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采取科学技术,提高育人质量。38.(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39.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