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37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江苏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A.情绪B.性格C.兴趣D.动机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3.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4.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包括动作概念掌握、动作示范、动作反馈和A.类化B.练习C.联想D.竞赛5.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B.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C.家庭、学

2、校和社会D.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6.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A.兴趣B.需要C.信念D.动机7.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国家的学制,在入学年龄、学段划分等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建立必须依据()。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8.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9.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10.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11

3、.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指导自我教育法12.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A.文法、算术、天文B.文法、修辞、辩证法C.哲学、算术、音乐D.辩证法、几何、音乐13.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称为()A.定势B.能力C.习惯D.技能14.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1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的发现B.进行技术的

4、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16.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B.课程管理制度C.课程的组织核心D.课程的存在形式17.现代社会体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本国历史文化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18.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是指()A.表象B.联想C.感觉D.知觉1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思考过程C.学习过程D.认识过程20.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

5、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家庭、学校和社会2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C.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D.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22.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学生的反应:无目标,道德和学习往往差。这种师生关系类型是()A.漠视型B.专制型C.民主型D.放任型23.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的认识规律B.以往的规律C.学科的逻辑系统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2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5.通过榜

6、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方法是()。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间隔强化二、判断题(8题)26.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7.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28.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9.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A.正确B.错误30.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2.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3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

7、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起主导作用35.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四、简答题(10题)36.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37.班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3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9.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40.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41.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2.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3.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4.简述学科课程的特点。45.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矫正方法。参考答案1.A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性格

8、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成内部驱力。2.A3.BA、B、C、D项都是德育的常用方法,其中陶冶教育是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4.B动作技能的形成条件包括动作概念掌握、进行有效练习、动作示范和动作反错。5.B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导和制约作用的一种教育,它主要是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以及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发生的。6.B7.C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因此,在制定学制时,如确定入学

9、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与衔接,都必须考虑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8.A9.D10.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11.B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教育法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情理交融。它的影响方法带有愉悦性、非强制性、无意识性等特点,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12.B13.D14.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15.C暂

10、无解析16.B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可把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的存在形式的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7.D暂无解析18.C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听到声音,看到颜色,嗅到花香等都是感觉19.D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仅受一般认识过程普遍规律所制约,而且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0.C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

11、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21.A22.D师生关系类型主要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题干所描述的就是放任型的基本特征。23.A暂无解析24.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25.C替代强化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26.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

12、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27.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28.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29.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

13、,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30.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1.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2.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33.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4.教育或学校教育35.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6.(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人们在注意状态下有明显

14、的外部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既能够判断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又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

15、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37.(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8.(1)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39.(1)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3)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4)学会自我接纳与自我欣赏(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性情绪40.(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