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34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甘肃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C.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D.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3.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4.论语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5.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

2、()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6.当前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关心学生生活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D.搞好教学8.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中心工作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做好学期工作计划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9.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

3、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11.实验中要解决8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别配置A、B、C三个容量不同的量杯,要求被试使用它们量出一定量的水。前5个问题均可通过“B减A减2C得以解决:后3个问题尽管可以采用“A加C”这种更简便的方法,但被试仍沿用“B减A减2C”。该实验体现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A.原型启发B.思维定势C.功能固着D.功能固着12.程序性记忆

4、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13.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4.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15.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尊B.自信C.自我效能感D.自我意识16.一个叫苏珊的美国小孩,患癌症化疗后头发几乎掉光了。为了遮住秃头,出院后回到教室时,她戴上了帽子。可是,令

5、她感到意外的是,每个同学和她一样都戴着一顶帽子原来,老师知道苏珊将重返校园,就提前对班上的同学郑重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帽子,大家都要戴自己喜欢的帽子上学。”老师的意图是()A.统一班上同学的仪表B.组织开展对帽子的研究C.通过戴帽子了解学生审美差异D.保护学生自尊心免其受到伤害17.一个人枕叶受伤后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感觉是A.唤觉B.味觉C.视觉D.听觉18.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A.刻板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19.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

6、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20.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A.反映B.反馈C.反射D.反应21.“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2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23.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4.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25.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二、判断

7、题(8题)26.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27.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28.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29.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30.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31.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2.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33.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35.在视觉记忆中,外界

8、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37.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38.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39.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40.简述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41.简述情绪的定义及其功能。42.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4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44.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45.什么是意志?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参考答案1.C2.A3.D暂无解析4.B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9、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注重点拨,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6.D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D教好书,即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8.A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基本任务9.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

10、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0.CA、B、C、D都是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其中,有一对主要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1.B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2.C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13.A14.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15.C班杜拉于1997年提出一个新概念,即“自我效能”,用以阐述人的动机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强化),而且受“

11、人对结果的期望”这一认知因素的影响。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16.D17.C本题考查神经系统18.C暂无解析。19.B20.C21.A22.B暂无解析23.B暂无解析24.A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5.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26.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27.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

12、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28.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29.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0.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31.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

13、,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2.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3.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34.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5.瞬时记忆36.(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37.(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

14、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8.(1)信息保持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1分钟。(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39.(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40.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41.(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