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19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安徽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心理咨询的性格A-BC理论中,B代表的是A.诱发事件B.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C.行为结果D.对非理性信念的辨析2.基本的情绪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四种,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基本的情绪分类()A.快乐B.悲哀C.愤怒D.嫉妒3.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增强学生体质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4.指向未来、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A.理想B.回想C.幻想D.联想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2、)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6.“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8.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学生B.教师C.家长D.校长9.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体现的观察品质是A.精确性B.系统性C.客观性D.敏锐性10.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友谊,被群体接纳并成为群体成员之一。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种需要属于A.安全的需要B.尊重

3、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11.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12.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14.封建社会“等级制”的学制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5.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16.心理学中通常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A

4、.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和心理素质C.个性心理和心理结构D.个性心理和心理潜能17.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表述是()。A.研究教育事件与教育经验,探索教育理念B.研究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规C.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D.研究德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1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说明了_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教育C.环境D.活动19.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杜威20.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A.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B.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家庭、学校和

5、社会21.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1950年B.1959年C.1985年D.1994年23.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2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25.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种现象说明心境具有()A.稳定性B.弥散性C.广阔性D.暂时性二、判断题(8题)26.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A.正确B.错误27.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

6、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28.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29.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工作对象是不同的。A.正确B.错误30.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3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3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3.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35.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起主导作用

7、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37.德育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什么?38.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39.简述智力的定义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0.短时记忆的特点41.简述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42.简述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4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44.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45.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参考答案1.B性格的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余,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2.D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快乐、

8、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3.A4.A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指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不一定产生现实的创造性成果,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理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可能实现的积极幻想。5.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6.A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

9、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7.A8.B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9.C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其中,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10.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弱,有归属感。11.B12.D暂无解析13.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

10、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14.B15.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16.A17.C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18.C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正是、说明了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19.A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他的主要教育观点有关于教育的目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班级授课制和统一学制的思想;教学原则体系和课程体系。20.C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报刊、广播、电

11、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21.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22.C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3.A24.C25.B26.B技能需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制约:(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每次都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2

12、7.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8.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29.A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如青少年的生活适应、学习焦虑职业选择、人际关系、恋爱等意识层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主要对象则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如神经症精神疾病、性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等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它更多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30.A课程计划是根

13、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1.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2.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3.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34.替代强化35.教育或学校教育36.(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

14、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37.(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8.(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15、。(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9.(1)智力就是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属于智力。(2)影响因素: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能动性。40.(1)信息保持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4)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41.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