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07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为使学生理解“果实”概念,老师在课堂上将课前准备好的果实切开,让学生观察并报告观察结果。该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讲授法D.实验法2.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3.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B.选择和培养了得力的班干部C.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D.教育活动的多样性4.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5.以泰勒

2、为代表的课程论专家提出的课程设计模式被称为A.情境模式B.实践模式C.过程模式D.目标模式6.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7.教育目的在于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完整人格。主张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派别是A.实验教育学B.合作教育学C.北判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8.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9.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A.兴趣B.需要C.信念D.动机10.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织税课

3、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现场教11.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12.中小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程标准13.“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14.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A.文法、算术、天文B.文法、修辞、辩证法C.哲学、算术、音乐D.辩证法、几何、音乐15.下列不属于教学模式的要素的是()A.主题B.策略C.程序评价D.范围16.有目的、有计划的

4、知觉称为A.观察B.思维C.表征D.表象17.在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A.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B.范例方式教学理论C.结构主义教学理论D.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18.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运动竞赛B.运动队训练C.早操、课间操D.体育课19.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A.文字记分法B.等级制记分法C.数字记分法D.五分制记分法20.知觉产生的基础是A.察觉B.直觉C.感觉D.联觉21.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抗战遗址,观看抗日影视剧,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说理教育法B.实际假炼法C.情感陶冶法D.精样示范法22.第一次规定了

5、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3.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24.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25.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二、判断题(8题)2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A.正确B.错误27.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28.心理

6、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29.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0.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1.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32.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33.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37.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38.班

7、主任如何才能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39.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40.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1.试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4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43.简述智力的定义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4.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5.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2.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3.C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

8、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4.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5.D本题考查课程设计模式。6.C7.D文化教育学的立要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文文化过程;第三,教育的研完的须采用精神科学成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教育的自的就是要保国社会历史的客现文化向个体的上现文化的转变,开将个售的主现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现文化世界。8.A9.B10.A暂无解析。11.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

9、学的最直接的体现。12.D13.B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定的务件,找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解释心理现象。14.B15.D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题、目标,策略、程序评价等,不包括范围。16.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组织知觉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又叫“思维的知觉。17.B德国的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由皮亚杰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由布鲁纳提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18.D体育课是体育的基

10、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外,主要是学习和训练体育技能19.B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等级制记分法。其中等级制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级记分法,如优、良、中、差等;另一类是数字记分法,如5,4,3,2,1等。20.C加党是在高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描作两于感党器官的室观事物的型体属性的反映。21.C参观拉战道址,结育受国情怀。是教育者自党制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总染、重陶的方法,属于情感陶治法。22.C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

11、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23.C24.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25.A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26.B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27.B我国

12、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28.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29.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

13、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0.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1.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32.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

14、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3.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4.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5.调节和监督36.(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的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通过直接经验来获取;(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主要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主要是书本知识;(3)学生以书本知识学习为主是个提高效率的过程;(4)书本知识学习要和直接经验相结合。37.(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

15、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8.(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9.(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