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06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重庆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继承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独立性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A.个别特征B.整体特征C.本质特征D.动力特征3.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材D.教参4.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

2、进原则5.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6.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A.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B.课程管理制度C.课程的组织核心D.课程的存在形式7.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个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A.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B.学生品德和

3、学习两个方面C.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D.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10.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理性情绪理论11.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12.集体舆论是指()A.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C.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D.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13.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访问法B.调查法C.测量法D.观察法14.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

4、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15.指向未来、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A.理想B.回想C.幻想D.联想16.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属于()A.程序记忆B.情景记忆C.内隐记忆D.陈述记忆17.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主流文化18.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9.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

5、.课程评价和教材20.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稳定性和可变性21.教师在数理化教学中通过解释、论证和说明使学生掌握原理或公式。这属于讲授法中的哪一具体方式?A.讲读式B.讲述式C.讲解式D.讲演式22.晓丹依据麻雀、鹦鹉、喜鹊等都有翅膀和羽毛的特点,总结出有翅膀、有羽毛的动物属于鸟类。她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23.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A.教馆、坐馆B.家塾、私塾C.庠、序D.律学、书学24.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6、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25.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二、判断题(8题)2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27.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28.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2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0.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3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

7、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32.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四、简答题(10题)36.美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意义?37.简述随意后注意的特征。38.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39.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40.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41.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42.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

8、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3.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44.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5.试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参考答案1.B2.A3.A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4.C5.A6.B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方面可把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9、;从课程的存在形式的角度可把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7.C8.C9.A暂无解析10.C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强化、惩罚与消退的理论基础都是行为主义理论。11.A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题干所述的情况就属于诊断性评价。12.A暂无解析13.D观察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问卷法是一种辅助手段,调查法、测量法和访问法都是了解学生的常用方法。14.A15.A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

10、想是指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不一定产生现实的创造性成果,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理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可能实现的积极幻想。16.D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和概念等。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即属于陈述性记忆。17.C暂无解析。18.C壬子癸丑学制明令废除在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给予平等地位。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将普通教育缩短了3年,同时,在实业教育之外,增设了补习学校。19.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

11、材。20.A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21.C讲搜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其中,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时经常采用的方式。此方法更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中。22.C23.C24.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25.C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

12、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26.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27.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28.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

13、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29.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0.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1.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2.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

14、。33.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4.非正式群体35.替代强化36.(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3)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喜悦。37.(1)随意后注意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但不需要意志努力。(2)随意后注意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

15、,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38.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意志品质的培养:(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39.(1)态度特征。(2)意志特征。(3)情绪特征。(4)理智特征。40.(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