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05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D.知识的巩固与保持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B.学校的规章制度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D.初中到高中阶段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2、)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6.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评定7.注意除了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外,还有()A.代替功能B.预见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与监督功能8.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反映出的教学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9.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选择提升文

3、化功能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10.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练习法D.实践活动法11.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12.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13.现代社会体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本国历史文化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14.创立了交朋友小组的治疗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荣格B.罗杰斯C.卡特尔D.阿德勒1

4、5.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A.教学指导书B.教学参考书C.教材D.教案16.我国古代明确阐述教学相长辩证关系及“师严然后道尊”教师观的教育文献是A.中庸B.学记C.大学D.论语17.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18.某人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别人也一定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是()。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19.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A.次要作用B.协调作用C.重

5、要作用D.主导作用20.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语义记忆C.动作记忆D.情绪记忆21.下列不属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是A.实事求是原则B.互相接纳原则C.社会交往原则D.维护自尊原则2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23.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进步C.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D.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2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A.生物进化论B.黑格尔哲学C.政治经济学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5.通过中考、高考以及

6、研究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二、判断题(8题)26.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27.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28.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A.正确B.错误29.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0.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随着练习次数增加,技能水平匀速提高。A.正确B.错误31.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3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

7、系。A.正确B.错误33.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起主导作用35.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37.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38.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39.什么是意志?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40.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1.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42.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3.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4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45.结合实际,说

8、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参考答案1.C暂无解析2.D3.A4.A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基本观点是: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5.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6.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7.D8.B题干引文的意思是,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而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头脑混乱而没有收获。这里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

9、格按感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提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9.A题干所述为教育的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10.C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它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11.D12.B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13.D暂无解析14.B交朋友小组是罗杰斯开创的一种集体心理治疗,由背景或问题相似的人组成小组,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参加者改变适应不良的

10、行为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可以用于希望提高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的正常人15.C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16.B本题考查教育文献。17.D18.D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倾向,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19.D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关,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20

11、.A形象记忆是以个体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记忆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所保留的是事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特点。21.A青少年人际交往主要进循互相接纳、社会交往、维护自尊、情境控制等基本原则。22.C暂无解析23.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24.D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5.C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

12、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26.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7.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28.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29.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

13、以技能不是习惯。30.B技能需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制约:(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每次都知道练习结果,及时改进。31.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2.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3.B家庭教育是学

14、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34.教育或学校教育35.义务教育36.(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方法。(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37.(1)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它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2)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学家达谢尔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努力水平的下降。38.(1)遗传与营养;(2)早期经验;(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能动性。39.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叫作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特征有:(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40.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