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100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上海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汇编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2.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国家的学制,在入学年龄、学段划分等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建立必须依据()。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3.美育即()A.审美教育B.艺术教育C.社会美教育D.自然美教育4.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田老师私下查看了学生手机和日记。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荣誉权B.受教育权C.隐私权D.健康权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

2、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B.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C.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D.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6.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学具,通过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来认识时间。魏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7.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所谓个别教育是指()A.班集体中优秀生的个别教育B.班集体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C.既包括优秀生的个别教育,也包括后进生的转化教育D.全班学生的教育8.某人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别人也一定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这种现象所体现的

3、是()。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努力10.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民族文化传统D.人口结构11.“说明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体现的心理学研究目标是()。A.陈述B.解释C.预测D.控制12.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3.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

4、律的反应,叫()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14.我国现行课程方案中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15.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6.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17.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理性情绪理论18.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A.语义编码B.听觉编码C.视觉编码D.模像编码19.王强在工作和

5、生活中总是公而忘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些特征体现的是A.品德B.气质C.本能D.理想20.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22.指向未来、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A.理想B.回想C.幻想D.联想2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目的性、灵活性、

6、实践性24.在观察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体现的观察品质是A.精确性B.系统性C.客观性D.敏锐性25.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判断题(8题)26.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27.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28.流体智力是后天形成的、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能力。A.正确B.错误29.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30.在我国

7、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1.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2.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包括能力类型的差异。A.正确B.错误33.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四、简答题(10题)36.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37.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38.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9.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40.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1.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42.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

8、矫正方法。43.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4.美育的实施途径有哪些?45.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2.C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因此,在制定学制时,如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与衔接,都必须考虑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3.A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关来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又叫作审美教育。4.C5.C一般来说,德育过程是沿

9、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展开的。但有时候,学生的这四个方面会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这就是德育过程的多端性。6.B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7.C暂无解析8.D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倾向,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9.B10.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制

10、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11.B人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定依存于一定的务件,找出这些依存条件及其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才能对心理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标解释心理现象。12.B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13.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14.B我国各级

11、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15.D暂无解析16.D17.C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强化、惩罚与消退的理论基础都是行为主义理论。18.C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其中,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19.A暂无解析。20.C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1.A22.A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指与个人

12、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不一定产生现实的创造性成果,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理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可能实现的积极幻想。23.C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24.C观察的品质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敏锐性。其中,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25.A26.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7.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28

13、.B流体智力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智力的一种形态。它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在个体差异上,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29.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30.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1.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

14、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2.B能力的个别差异包括三个方面,即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3.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4.非正式群体35.调节和监督36.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7.(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原则。(3)耐心倾听原则。(4)疏导原则。(5)促进成长原则。(6)预防原则。(7)细致询问原则。38.(1)传递与保存文化;(2)选择文化;(3)交流与融合文化;(4)活化文化;(5)更新与创造文化。39.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性40.(1)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