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97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湖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2.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A.永恒性B.继承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3.小明不善绘画,交给美术老师的作业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涂鸦,他很忐忑地等待老师的批评。老师看后举着这幅作品说:“我数过了,这位同学的绘画中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班使用颜色最多的,我为他的进步而高兴。接着又亲切地对小明说:“你能用这

2、么多颜色,如果平时再多多,也一定能通过这些颜色的搭配画出美丽的图画!”这个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德育原则的要求?A.集体教育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疏导原则4.运用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选好示范的榜样D.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进行科学的发现B.进行技术的发明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D.探索未知领域6.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7.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作业D.成绩

3、评定8.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9.知觉产生的基础是A.察觉B.直觉C.感觉D.联觉10.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11.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A.观察B.思维C.表征D.表象12.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是指A.教师教的方法B.学生学的方法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D.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13.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4、1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15.教师借助由字母、单词、数字等组成的“纲要信号”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法是()。A.导学式教学法B.“掌握学习”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沙塔洛夫教学法16.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7.注意转移比较困难的情况是()。A.事先有注意转移的信号B.后继的活动吸引力大C.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D.后继的活动意义重大1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

5、.坚韧性19.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20.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21.关心集体、对人热情、乐于助人、为人谦虚等特点,属于|生格的()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态度特征22.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家庭影响B.学校教育C.先天遗传D.社会环境23.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A.五六岁至十一二岁B.三岁至五六岁C.五六至十

6、三四岁D.六七岁至十一二岁24.技能的活动方式是()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25.启发性原则的提出是符合()A.教学的目的B.教学任务C.知识本身的特点D.学生的认识规律二、判断题(8题)26.任何技能都是通过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27.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28.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29.“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30.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31.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

7、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3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3.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35.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四、简答题(10题)36.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3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38.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39.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40.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4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42.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43.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4.简述学

8、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45.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参考答案1.A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学派是实验教育学。B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鲍尔斯与金著斯、右厄迪尔、阿普尔、吉鲁,C项的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D项的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家杜威、克伯屈。2.C3.B实施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1)教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亲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学思者,克服缺点,发扬优点。题干中美术老师为不善绘画的小明的进

9、步而高兴,并得出“多多”的要求,鼓励小明“画出美丽的图画”正所谓“长其善而救其失”4.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它的关键在于创设特定的“情境”,这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对教师的事业心、教学艺术、教育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5.C暂无解析6.C7.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8.D9.C加党是在高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描作两于感党器官的室观事物的型体属性的反映。10.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

10、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11.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组织知觉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又叫“思维的知觉。12.D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13.A14.B15.D16.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17.C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先前的活动吸引注意的程度。如果对原来事物注意紧张程度高,新的活动又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

11、,注意转移就困难和缓慢。反之,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2)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如果转移的对象是新的事物或活动变化的事物。而且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就容易转移。(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如果事先具有转移注意的标志或信号,并有转移的准备.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18.C意志品质的果断性是意志机敏的表现,是善于辨明是非真伪,善于抓住时机,善于应付复杂情境,迅速而合理地处理矛盾的能力。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冒失。19.A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意为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20.A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它是

12、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它往往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故A项排除21.D22.B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3.A婴儿期03岁,幼儿期35、6岁,童年期5、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24.A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25.D暂无解析26.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

13、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而形成的。27.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28.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29.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14、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0.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1.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2.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3.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34.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5.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6.(1)态度特征。(2)意志特征。(3)情绪特征。(4)理智特征。37.(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38.(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