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88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陕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典型题库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B.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C.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D.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昆体良B.赫尔巴特C.洛克D.福禄贝尔4.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在()A.1949年B.1

2、950年C.1951年D.1952年6.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7.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应,叫()A.反馈B.反映C.反射D.感应8.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主流文化9._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A.课程计划B.课程结构C.教材D.课程标准10.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小组活动B.集会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11.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家庭

3、影响B.学校教育C.先天遗传D.社会环境12.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进步C.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D.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13.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A.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B.诊断学生的学习基础C.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D.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1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王国维B.蔡元培C.杨贤江D.陶行知15.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A.个体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属于B.认知能力C.社交能力D.创造能力16.社会态

4、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A.认知、情感、行动B.认知、情感、知识C.情感、知识、认知D.情感、行动、知识17.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D.教育过程的程序化18.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19.某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能够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观念和事物。他的这种能力属于A.概括能力B.创造能力C.观察能力D.模仿能力20.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反映出的教学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

5、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21.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22.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访问法B.调查法C.测量法D.观察法23.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的教育通论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C.庄泽宣的教育概论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2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25.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写作技能C.驾驶技能D.运算技能二、判断题(8题)26.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

6、关。A.正确B.错误27.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28.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2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0.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31.“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3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33.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

7、三、填空题(2题)34.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35.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表情四、简答题(10题)36.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37.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39.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0.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4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42.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43.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44.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45.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参考答案1.B2.D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

8、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作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B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昆体良的代表作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洛克的代表作为教育漫话,福禄贝尔的代表作为人的教育。4.A5.C6.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7.C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一定的、有规律的反映。例如,窗外传来声音,我们立即向声源转过头去;食物放进嘴里,立即引起唾液分泌等8.C暂无解析。9.B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10.A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小

9、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11.B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2.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3.D14.B15.B16.A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17.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18.A19

10、.B按照特定标准,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创造能力则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断颖、种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20.B题干引文的意思是,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而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头脑混乱而没有收获。这里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感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提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21.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22.D观察法

11、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问卷法是一种辅助手段,调查法、测量法和访问法都是了解学生的常用方法。23.D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杨贤江著)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原理,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不朽名著。本书阑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24.C25.C本题考查动作技能26.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27.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2

12、8.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29.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0.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1.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

13、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2.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33.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4.非正式群体35.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6.(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14、。(4)识记者的态度。)37.(1)传递与保存文化;(2)选择文化;(3)交流与融合文化;(4)活化文化;(5)更新与创造文化。38.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39.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

15、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40.(1)信息保持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1分钟。(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41.(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