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037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卷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通过实验提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艾宾浩斯C.斯腾伯格D.麦克里兰2.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研究个体的心理特性,这种方法称为A.实验法B.观察法C.测验法D.调查法3.当前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A.

2、连续性、广延性B.长期性、间接性C.主体性、示范性D.复杂性、创造性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思考过程C.学习过程D.认识过程6.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她采用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7.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8.知觉产生的基础是A.察觉B.直觉C.感觉D.联觉9.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

3、平等、教学相长10.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独立性B.继承性C.社会性D.永恒性11.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的进步C.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D.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12.教学中,在每节课或学习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参照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13.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14.美育即()A.社会美教

4、育B.自然美教育C.艺术教育D.审美教育15.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6.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外体育锻炼B.课间操C.体育课D.运动会17.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A.复式教学B.分组教学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18.衡量一个人某种品德是否形成,应主要考察A.道德行为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19.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20.准确表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选项是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21.中

5、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1950年B.1959年C.1985年D.1994年22.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并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C.布卢姆D.维果茨基23.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24.有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拔河比赛时发现,参赛人数越多,每个人出力越少。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阻抑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去个性化25.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

6、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判断题(8题)26.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27.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28.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29.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30.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31.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2.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33.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

7、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5.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四、简答题(10题)36.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37.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3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9.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40.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41.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42.短时记忆的特点43.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44.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45.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参考答案1.B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2.C心理学研究

8、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其中,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测验来测查个体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的一种方法,主要有成就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3.D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摹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5.D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仅受一般

9、认识过程普遍规律所制约,而且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6.C7.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成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港用到新中国。8.C加党是在高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描作两于感党器官的室观事物的型体属性的反映。9.D10.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掩盖了剥削阶级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不科学的观点。11.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

10、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2.C13.A14.D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叫审美教育。15.D暂无解析16.C暂无解析17.D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18.A本题考查品德的形成19.C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它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20.D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

11、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人的个性心理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科学。21.C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2.C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23.B暂无解析24.B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题干所述的现象就属于社会惰化。25.A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主要抄袭日本,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该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26.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

12、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27.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28.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

13、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29.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30.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

14、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1.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2.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33.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34.义务教育35.人工概念36.(1)根据应对方式的针对性,应对方式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2)根据应对方式的目的,应对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二是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3)根据应对方式的表现形式,有积极的认知应对、积极的行为应对和回避应对三种。37.(1)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