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49446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辽宁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高频真题汇编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是()A.兴趣B.需要C.信念D.动机2.“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指人格的哪一种特点()A.独特性B.稳定性C.功能性D.整合性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4.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珠能力的是A.记忆能力B.绘画能力C.思维能力D.想象能力5.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

2、秋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6.运用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选好示范的榜样D.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7.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综合课程为主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以美国学者孟禄为代表主张的是()。A.生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9.下列选项中被看作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的是A.理想B.信念C.兴趣D.需要10.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

3、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尊B.自信C.自我效能感D.自我意识1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道德的活动B.品德的活动C.政治素质的活动D.法纪观念的活动12.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A.机器大工业B.社会主义制度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市场经济13.教师在数理化教学中通过解释、论证和说明使学生掌握原理或公式。这属于讲授法中的哪一具体方式?A.讲读式B.讲述式C.讲解式D.讲演式14.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田老师私下查看了学生手机和日记。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荣誉权B.受教育权C.隐私权D.健康权15.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

4、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16.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人”的提出者是()A.苏霍姆林斯基B.马卡连柯C.加里宁D.陶行知18.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学生B.教师C.家长D.校长19.优秀班主任在处理犯错的学生时,经常采取点名批评和不点名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遵循的德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

5、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20.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21.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22.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的教育通论B.孟宪承的教育概论C.庄泽宣的教育概论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23.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理性情绪理论24.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组合两门及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潜在课程25.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

6、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二、判断题(8题)26.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27.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28.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29.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0.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正确B.错误31.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A.正确B.错误32.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33.

7、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35.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37.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38.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39.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41.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2.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43.简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44.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45.简述能力与知识、

8、技能的关系。参考答案1.B2.B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3.CA、B、C、D都是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其中,有一对主要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这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4.B暂无解析。5.C6.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它的关键在于创设特定的“情境”,这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对教师的事业心、教学艺术、教育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7.C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

9、以分科课程为主等。8.C9.D需要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10.C班杜拉于1997年提出一个新概念,即“自我效能”,用以阐述人的动机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强化),而且受“人对结果的期望”这一认知因素的影响。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11.B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12.B暂无解析13.C讲搜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其中,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时经常采用的方式。此方法更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

10、学等学科的教学中。14.C15.A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16.D暂无解析17.B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18.B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19.B本题考查德育的基本原则20.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

11、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21.C暂无解析22.D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杨贤江著)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原理,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不朽名著。本书阑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23.C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强化、惩罚与消退的理论基础都是行为主义理论。24.A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25.A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

12、、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题干所述的情况就属于诊断性评价。26.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27.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

13、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28.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29.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0.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1.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32.

14、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33.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4.感觉对比/继时对比35.人工概念36.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求。37.(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

15、。)38.(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39.(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40.(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