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4939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重点题型汇编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做好家长工作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某人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别人也一定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是()。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4.近代教育史上,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并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5.在动机冲突

2、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6.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是()A.组织学生活动B.做好家访工作C.做好德育工作D.指导团队工作7.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观点的理论派别属于()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8.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A.闻鸡起舞B.谈成色变C.见花落泪D.触景生情9.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B.1912年C.1921年D.1949年10.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

3、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11.学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C.以获得感性认识为主D.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12.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3.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措施是()。A.过度复习B.及时复习C.分散复习D.复习方式多样化14.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A.文法、算术、天文B.文法、修辞、辩证法C.哲学、算术、音乐D.辩证法、几何、音乐15.班主任王老师从自己长期的工

4、作中认识到,凡是让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处处注意言传身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长期性与间接性B.复杂性与创造性C.主体性与示范性D.连续性与广延性16.一个人枕叶受伤后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感觉是A.唤觉B.味觉C.视觉D.听觉17.提出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理论,并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C.布卢姆D.维果茨基18.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A.知行统一的原则B.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9.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

5、.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20.编选和情岛所反映的量A.客现事物与动机的关系B.客现事物与两趣的关系C.客理事物与爱好的关系D.客现事物与需要的关系21.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22.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材D.教参23.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与创造性B.连续性与广延性C.长期性与间接性D.主体性与示范性24.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属于()A.程序记忆B.情景记忆C.内隐记忆

6、D.陈述记忆25.“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二、判断题(8题)26.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正确B.错误2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28.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A.正确B.错误29.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30.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

7、.错误31.心理健康与个体心理活动达到的功能状态无关。A.正确B.错误3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33.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35.在视觉记忆中,外界信息经由感觉器官的登记后可以保持约300毫秒。这在记忆系统中被称为_四、简答题(10题)36.简答国外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37.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3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

8、主要表现有哪些?39.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40.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1.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4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43.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44.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45.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A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对治疗考试焦虑的情绪成分具有明显作用。2.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来进行的。3.D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倾向,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

9、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4.A夸美纽斯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5.B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一回避型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6.C学校中的经常性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进行的,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7.C8.B由抽泉概念和将号作为条件到激而建立的务件反粉系既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其可以同提而概接地反映现实,及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高级活动的重要特征。进成色变比窗一提双系事犹非常富怕,及映了抽象概念作为条件制散的特征。9.B暂无解析1

10、0.A11.A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12.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13.B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这样的复习可以阻止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14.B15.C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谈举止、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和学习的褙模,身教重于言教。16.C本题考查神经系统17.C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

11、论的新发展。18.C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矛盾观。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德育原则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体现了这一点。19.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20.D情结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1.A22.A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3.D在一定意义上,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

12、都要明确地做出示范。“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说明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24.D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和概念等。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即属于陈述性记忆。25.A暂无解析26.B此说法不全面。教育规律既包括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也包括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等。27.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28.A气质具有先天性特点,更多地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人在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特征。只有类型差异,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形

13、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因此有优劣之别。注意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主要有: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29.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

14、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30.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1.B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良好或最佳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

15、自己的心态,顺应生活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与完善个人生活。32.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3.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4.义务教育35.瞬时记忆36.(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