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4930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北京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练习题库(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以跑、走、跳、投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是()A.田径B.体操C.球类D.武术2.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不是其基本原则的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3.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领导制度D.教育管理制度4.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

2、。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5.“思维着的知觉”指的是()。A.观察B.判断C.推理D.表象6.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衣着整洁B.言行一致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7.“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指人格的哪一种特点()A.独特性B.稳定性C.功能性D.整合性8.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克鲁普斯卡娅C.凯洛夫D.马卡连柯9.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实习作业法C.练习法D.实践活动法10.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3、的学生,应着重培养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11.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称为()A.定势B.能力C.习惯D.技能12.关于注意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注意与心理过程没有联系B.注意贯穿心理过程始终C.注意与心理过程交替发生D.注意千扰心理过程13.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课程D.教学14.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体地位B.主导作用C.领导作用D.执行作用

4、16.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属于()A.程序记忆B.情景记忆C.内隐记忆D.陈述记忆17.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该测验是()A.标准参照测验B.标准化成绩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教师自编测验18.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9.从作用的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20.不依赖文化和知识背景,主要用于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A.晶体智力B.

5、流体智力C.经验智力D.情境智力21.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2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是A.闻鸡起舞B.谈成色变C.见花落泪D.触景生情2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B.学校的规章制度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24.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5.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昆体良B.赫尔巴特C.洛克D.福禄贝尔二、判断题(8题)26.“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

6、,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27.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28.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29.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30.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31.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A.正确B.错误32.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33.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_起主导

7、作用35.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四、简答题(10题)36.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37.试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8.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39.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40.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41.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2.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43.为什么说教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44.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的作用45.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参考答案1.A暂无解析2.D儿童权利公约保护儿童的四个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8、保护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3.A4.A题干所述为教育的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5.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着的知觉”。6.B教师要做到身教,最基本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到言行一致,发挥表率作用。7.B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8.D9.C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它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10.B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

9、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果断性。11.D12.B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13.A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确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它进行,因此它居于核心地位。14.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5.B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

10、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6.D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和概念等。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即属于陈述性记忆。17.C18.B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他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19.C暂无解析20.B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即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力。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

11、确的反应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21.D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22.B由抽泉概念和将号作为条件到激而建立的务件反粉系既称为第二信号系统。其可以同提而概接地反映现实,及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第二信号系统是人脑高级活动的重要特征。进成色变比窗一提双系事犹非常富怕,及映了抽象概念作为条件制散的特征。23.D24.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成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

12、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港用到新中国。25.B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昆体良的代表作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洛克的代表作为教育漫话,福禄贝尔的代表作为人的教育。26.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27.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28.A课程计划

13、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29.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30.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31.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32.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4、,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3.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34.教育或学校教育35.替代强化36.(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

15、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7.(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38.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规律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