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37644665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6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五代代史史伶伶官官传传序序 欧欧阳阳修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2.理解本文围绕中心步步深入的论证方法;理解本文围绕中心步步深入的论证方法;3.把握本文气势充沛、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把握本文气势充沛、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4.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二、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

2、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背景简介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3、契丹与吾约为兄弟4、而皆背晋以归梁。5、

3、此三者,吾遗恨也。6、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8、君臣相顾,不知所归,9、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10、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检查预习情况实词实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函函梁君臣之首梁君臣之首一夫一夫夜夜呼呼仓皇仓皇东东出出忧劳可以忧劳可以兴兴国国逸豫可以逸豫可以亡亡身身祸患常积于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智勇智勇多困于所溺多困于所溺名名动,用盒子装动,用盒子装名名状,在夜里状,在夜里名名状,向东面状,向东面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兴盛兴盛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灭亡灭亡形形名,细微的地方名,细微的地方形形名,有智有勇的人名,有智有勇的人1、盛衰之理,虽曰天

4、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今义()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古义()今义()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 1、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吾遗恨也。2 2、系燕王父子以组。、系燕王父子以组。3 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 4、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多困于所溺。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判断句判断句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被动句被动句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 五代: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传:

5、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文题解读层层次次结构结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第一部分:(第1 1段)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第二部分:(第第二部分:(第2 2段)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

6、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盛”和和“得天下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相照应,为下文张本。第三部分:(第第三部分:(第3 3段)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盛衰之理之理”,阐明中心论点。,阐明中心论点。第四部分:(第第四部分:(第4 4段)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引出教训,总结全文。整体感知找出观点句(论点)找出观点句(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依据(论据)依据(论据)庄宗得天下与

7、失天下。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文本探究文本探究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第一段有何作用?第一段有何作用?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引发思考;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起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文本探究文本探究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得天下的过程中,具体写了哪几件事?在得天下的过程中,具体写了哪几件事?908年,23岁,受命继志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文本探究文本探究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3岁袭晋王之位,先后攻燕国,破幽州,灭

8、梁国,何等的雄姿英发。其意气之盛,又是何等的壮阔!以至于举天下之豪杰,都莫能与之争,思考:庄宗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忧劳可以兴国”文本探究文本探究“与其所以失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文本探究文本探究与其所以失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庄宗得天下如此不易,而失天下仅用三年,思考:为什么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身死国灭了呢?后唐庄宗获得成功后,没有了奋斗的方向,于是贪图安逸,亲近伶官,导致身死国灭。用原文回答:“逸豫可以亡身”文本探究文本探究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

9、法,试具体说明。方法,试具体说明。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段反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段反面叙说失天下(衰)。面叙说失天下(衰)。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

10、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全文是如何围绕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展开的?展开的?文本探究文本探究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得天下908年23岁 受命继志913年28岁 系燕父子以组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失天下926年41岁 身死国灭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15年3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得难失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满招损,满招损,谦得益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1、清代唐文治:以清代唐文治:以“盛盛”“”“衰衰”二字作主,首段总冒。中间一二字作主,首段总冒。中间一段段“盛盛”,一段,一段“衰衰”,末段以,末段以“方其盛也方其盛也”、“及其衰也及其衰也”作作封锁,所以不觉板滞者,由丰神妙绝,皆出天籁,随意点染,故封锁,所以不觉板滞者,由丰神妙绝,皆出天籁,随意点染,故能化板为活。能化板为活。文脉文脉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做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文本探究文本探究平易自然,简约凝练。文章

12、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写作特点写作特点文笔酣畅,波澜起伏。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叙庄宗成败之事,语势猛升陡降;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最后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于大起大落之中引出教训,文章于此戛然而止。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文本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