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3012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主题训练-青年成才,与你前行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无数次试验,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科研,他的亲弟弟倒在了菌草栽培的一线,林占熺也在常年奔波中差点遭遇意外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联想与感悟?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以“青年成才”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刚出场时是个穷书生,

2、他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心怀大志,脂砚斋曾为他写下“雨村真是英雄”的批语。可在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他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逐渐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的奸险小人。书中曾预言他“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脂砚斋曾十几次怒批他为“奸雄”。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出身寒微,从小学习刻苦,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由于毕业后长期遭到旁人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他贪慕钱、权与“胜”,失去了读书人的信仰,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黑恶分子,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警示意义。HG一中高二年级各班准备召开“青年成才”主题班会

3、,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梁启超曾告诉儿子“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而钢琴大师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认为要“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其实,每个人的成人成才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人成才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

4、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闪闪发光的“珍珠”型人才,也需要建设基础的“砂石”型人才。近几年,加强新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不少地区更是引发了对“蓝领”人才的争抢现象。这也正说明:技能成才、匠心逐梦,正当其时。请你以“成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与话题有关的生活经历、见闻,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体会。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答案1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介绍了林占熺先生科研工作,侧重于“解决世界级难题”“发明新方法”“为科研付出很多”“助力全世界脱贫致富”等方面,题

5、目要求考生依据“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围绕“青年成才”的主题写一篇文章。在写作时,当扣住林占熺先生的人生事迹的启发展开,围绕“青年成才”的主题,谈青年人当如何树立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等展开。行文构思上, 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青年当有为,立身为众生。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时代青年当贵自知,躬自省,不断砥砺,向更好的自己出发。二、时代青年当开视野,广格局,志存高远,满腔豪情写就芳华。三、时代青年当知民情,生悲悯,心系苍生,九死不悔为国为家。立意:1.咬定青山,矢志不渝。2.心系乡土,敢为天下先。3.心怀天下,放眼世界。4.追逐理想,不怕牺牲。2例文:且放青春“初心”间 莫

6、因“功名”凋朱颜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且放青春初心间 ,莫因功名凋朱颜”。星燧贸迁,“守初心”之信念如春风化雨润泽万物;“弃不义功名”之思想如星星之火燃永夜。且放青春“初心”间,莫因“功名”凋朱颜乃青年所求。流光一瞬,华表千年。有贾雨村之辈饱读诗书,青年之时心怀大志奋发有为,然步入官场,被世俗功名利禄蒙蔽双眼,最终致其枷锁杠;有高启盛之流勤奋刻苦,年少卓有佳绩,而后失去初心,沦为不法分子,走上歧途。青春正当时,坚守自我的初心和使命是必要的,我们应不断询问自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是成人之根本。合法、正当的功名,足以成为前进的动力;违法

7、、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功名,只会将我们推向深渊。心怀初心,行稳至远。初心引领我们不断向前披荆斩棘,不畏艰难,毅然奔赴一片荣光。君不见,苏武在苦寒之地牧羊,使节坚挺,不变的是忠诚为国之心,纵使敌人百般威胁,也宁死不屈;君不见,钱学森不顾美方的重重阻挠,决绝地放弃优渥的工作待遇,只为国家奉献一生,坚守着爱国的初心。无数仁人志士在“初心”和“功名”间选择了“初心”,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他们如一汩清泉,直击每一个人的灵魂,滋养人们的心灵。君子如珩,羽衣昱耀。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之时,君子舍利取义,小人则弃义保利,追名逐利。在时代浪潮中,有勤恳的志愿者帮助他人,给予温暖,也有不法分子拐卖孩童、妇女,令人心

8、寒;有不畏艰难,默默奉献,反哺家乡的黄文秀,也有追求名利、贪婪无耻、丧尽天良的贪官污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正道之途,君子之风,理应成为共识和全社会的共同价值标准。怀瑾握瑜,灌缨沧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身为青年应有“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自信与底气,更应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被功名侵蚀,守住自我的初心,为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断奋斗拼搏,争做有为青年!手执长缨,绘锦绣河山;明星荧荧,展未来画卷。唯有且放青春“初心”间,莫因“功名”遮望眼,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谢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9、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第一段材料讲述的是红楼梦中贾雨村的人生轨迹。一个满腹才华、抱负不凡的穷书生,因为在走入官场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丢失了读书时的雄心壮志,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最终从“英雄”蜕变为“奸雄”,让人感叹。第二段材料讲述的是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的人生轨迹。一个成绩优异的学霸,在踏入社会后,开始执著于追求钱、权与“胜”,逐渐丢弃了学生时代的理想目标,抛弃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堕落为一个黑恶分子。两段材料讲述的都是学霸“黑化”的故事,虽然他们都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但其人生轨迹能给有为青年带来深刻的启示。综观两则材料,关键词十分明显,如“良知”“道德”“信仰”“底线”。写作时

10、可由果溯因挖掘材料里人物“黑化”的原因,进而围绕“立德树人”来展开,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对此,对于试题给定的“青年成才”这一主题,写作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选取自己最能把握的写作角度,如分析“才”与“德”的关系,思考坚持理想、信仰、初心在成才路上的意义,思考读书的意义,思考健全的人格与成才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功利心,等等。若论述“才”与“德”的关系,可适当肯定“才”的重要意义,但依据材料的思想倾向来看,最重要的还是要强调“德”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对此,可从个人人格健全、成长,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强调。最后,则应注意把握“有为”青年的内核,即拥有

11、良好的专业技能,有理想,热爱生活,有所作为的人。写作时注意演讲稿的格式要求。立意:1.立德广才,方成其志。2.德才兼备,方为栋梁。3.德为才之本,才为德之力。4.以德为先,以才为后。5.成才路上,携理想(信仰、初心)前行。6.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成才。3例文:何须求快,静待花开郎朗的父亲在我和郎朗30年中介绍培养孩子的秘诀之一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引发了家长们的讨论,培养孩子真的是越早越快越好吗?在我看来,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更好一些,教育孩子还是要稳扎稳打的好,无须求快,静待花开。每个人的成人成才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人成才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孟子曰:勿夺其时。意思是农作物要

12、按照时节进行耕种,种得太早、太晚都不合适。一味求快,拔苗助长并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郎朗的成功表象易学,精髓难抓。我们应看到郎朗的成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郎朗出身于音乐世家,与生俱来的资质和成长环境,适合自己的特长,专一的努力,刻苦的拼搏,恰当的机遇等等,都为其“快”提供了条件。我们常常被郎朗这类成功人士的光环吸引,却忘记了大前提,大部分模仿者也便成为东施效颦,只图快速求成,但认知、学习能力不足,最后半途而废,两手空空。拔苗助长,何足以获?过分追逐成长的速度,势必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地给孩子强灌各种成长液,对孩子提出种种不符合实际的要求,让孩子从小就失去童年的乐趣,会给孩子

13、带来极大的痛苦和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近些年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大幅增加就是警示。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是好事。”在这样的理念下,梁先生教育出的子女照样个个都很杰出。众所周知,汪曾祺先生小时候对国文兴趣浓厚,而数学则一塌糊涂。他的父亲却毫不担心,一直以平和态度待之,慢慢培养他的国文素养,使他终成一代文学巨擘。家长们应该摒弃急躁攀比模仿的心理,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孩子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特长加以培养,适量、适度,循序渐进,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稳步成长。诚然,随着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们想快速培养孩子成才,

14、有焦虑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也应知道,欲速则不达。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时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更要稳住脚步,顺应成长规律,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方向和模式,给孩子们留出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低头赶路的同时,也可以抬头看看沿途的风景,充盈内心,使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这是郭橐驼的植树之道,培养孩子,亦同此理,不妨放平心态,顺其自然,静待花开。【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体现了关于教育孩子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梁启超认为“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应该慢

15、一些,注重消化吸收,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否则会欲速不达。另一种观点是郎朗的父亲郎国任认为要“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再快一些”,体现出了严格教育、抓住机遇方能成才的观点。两位父亲在教育孩子时,表现出了相反的教育理念,一个认为要慢些,一个认为要快些。对此我们应辩证分析各自的好坏优劣,看到每个人的成人成才方式是不尽相同的,要做到尊重个体的发展特点,快慢相宜,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促其成才。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将孔子的“因材施教”与现实社会中“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作比较,于对比论证中体现自己的观点,使论证更为严密。也可以列举柳宗元的种树郭素驼传中遵循树木成长天性,使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事例等。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综合选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体现出论据的丰富性。如可以引用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就是等待花开的过程”进行论证。也可以立足于现实,选取当下社会的热点现象,如“鸡娃式教育”等,体现出现实意义。立意:1.何须求快,静待花开。2.警惕拔苗助长式育儿,谨记欲速不达之规律。3.培养孩子须尽早,莫待无花空烦恼。4.遵循教育规律,以求快慢相宜。5.因材施教,点亮未来。4例文:青年成才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力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珍珠”型人才,也需要“砂石”型人才。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