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导:从错误中学习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3008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写作指导:从错误中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写作指导:从错误中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写作指导:从错误中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写作指导:从错误中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写作指导:从错误中学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作文讲评一、原题呈现 波普尔把科学发现归结为“从错误中学习”,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要勇于试错,但不是所有的试错都值得鼓励。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二、类题展现【例1】四省适应性考试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例2】2023 全国甲卷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例3】2023全国乙卷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

2、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三、命题特点材料极简观点对立思辨考察1.作文材料虽简,但彰显立德树人的本质。 2.观点对立型材料,解读关键词内涵是关键。 3.考生写作时应联系生活实际,由所给材料构建思辨思维与模式。四、审题立意波普尔把科学发现归结为“从错误中学习”,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要勇于试错,但不是所有的试错都值得鼓励。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3、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审清任务(1)你:要有身份意识,习作对象是青少年,受众对象也是青少年(2)联想与思考:观点要由材料得出,写作时不能脱离材料写作,行文要引材。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当下热点问题,关注身边的生活、社会、国家等有价值的事件,写作时应重点谈“启迪”。首先需要明确“试错”的含义,“试错”并非能简单地理解为字面意义上的“尝试错误”,辞典上将其解释为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已有经验,采取系统或随机的方式,去尝试各种可能的答案。所以作为一种方法论,它不仅可以适用于科学研究领域,更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命题人同时也点明了对待“试错”的态度,那便是正视错误,勇敢

4、应对,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纠偏,使主体不会两次陷入同一个错误的泥潭,一如古人所言“吃一堑长一智”,最终获得心灵或知识技能上的增益。但作为一种“方法论”,其本身便具有双面性:有优点好处,便会有缺点不足。因此命题人最后话锋一转谈到“但不是所有的试错都值得鼓励”,实则便是引导考生对此进行全面、辩证地思考,这也是考生行文时的关键和重点。 其实考生此时可以关联并借鉴前面实用类文本“材料一”中作者对于“问题”这一概念所做的辩证思考,很具有思维的启发性。我们不难发现陷入错误会有时间、精力、情绪、物力等方面的消耗,更有甚者,可能会执迷于错误中,难以迷途知返,因此需要有“试错成本”的考量。同时也可对“错误”的类型进

5、行甄别,哪些错误能够尝试,哪些错误不能触碰,需要有深入细致地思考,正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试错成本”为零,一旦尝试便可能万劫不复。此外,同绵阳一诊作文题中谈到的要适时适度“回首”,善于“回首”方可远行的思路一样,考生亦可分析“试错”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态度,方式方法,限度掌控等,如勇于试错不是莽撞盲从,要审慎思考,选择合适的时机,并且要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借以加速学习,提升认知等。波普尔把科学发现归结为“从错误中学习”,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要勇于试错,但不是所有的试错都值得鼓励。行文思路参考:1、概念厘定:为探索而试错,可试;知错而逾矩,不可试。2、分论点1:为探索试错的好处。 分论点2:知错而逾矩却要试的危害。 分论点3:当代青年应该怎么做:为探索敢于试错。提高认知,相互学习,避免知错逾矩而试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