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2993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门宴【课文解读】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故事以项羽欲击刘邦开始,到刘邦脱险逃回营地终,描绘了刘项两大集团势力的不同阵容,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曲折的斗争,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字词梳理】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通_(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_通_(3)良乃入,具告沛 _通_(4)要项伯 _通_ (5)不敢倍德 _通_ (6)不可不蚤来 _通_ (7)令将军与臣有郤 _通_(8)因击沛公于坐 _通_ (9)不者

2、,若属皆且为所虏 _通_2.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范增说项王曰 _ _ (2)沛公居山东时 _ _(3)亡去不义 _ _ (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_ _ (5)所以遣将守关者_ _(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 _(7)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_ _(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_ _ (9)而听细说_ _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沛公军霸上(军:_) (2)沛公欲王关中(王:_) (3)秦地可尽王也(王:_) (4)此其志不在小(小:_) (5)素善留侯张良(善:_)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_) (7)沛公今事有急(急:_) (8)君安于项伯有

3、故(故:_) (9)项伯杀人,臣活之(活:_) (10)吾得兄事之(兄:_) (11)籍吏民,封府库(籍:_) (12)日夜望将军至(日夜:_) (1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_)(14)范曾数目项王(目:_) (15)若入前为寿(前:_) (1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_) (1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_)(18)樊哙侧其盾以撞(侧:_) (19)头发上指(上:_) (20)刑人如恐不胜(刑:_) (2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_) (22)道芷阳间行(道:_。间:_)(23)拔剑撞而破之(破:_)4.特殊句式。(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

4、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籍何以至此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重点难点】 .鸿门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曲折变化的?2.文中不惜笔墨,详细地介绍了“鸿门宴”宴席上的坐次,这是为什么呢?3.项羽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4.刘邦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5.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项的

5、重要谋士,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什么区别?【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6、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

7、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B.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C.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D.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8、/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B.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C.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D.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3.下列对文段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刘邦如期前来鸿门向项王谢罪,谢罪之辞大讲当年共同对付秦军的盟友之情,指责小人挑拨他们之间的情义。以其仁义之举让项王心服口服。B. 范增决意杀掉刘邦,见项王不忍下手,于是令项庄舞剑,这就上演了一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惊心动魄的一幕。C. 就在刘邦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正是由

9、于樊哙闯帐,才使刘邦由被动转为主动,最终化险为夷,转危为安。D. 鸿门宴上活跃着众多的人物,作者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不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来表现, 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_(2)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_【参考答案】字词梳理 1. 提示:(1)“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具”通“俱”,全部。(3)“具”通“俱”,全部。(4)“要”通“邀”,邀请。(5)“倍”通“背”,背叛。(6)“蚤”通“早”。 (7)“郤”通“隙”,隔阂、嫌怨。(8)“坐”通“座”,座位。(9)“不”通“否”,否则。2. 提示:(1)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2)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3)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