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2991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双文本专练-情感异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诗:早 梅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注】齐己:唐末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赏识。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乙诗:梅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联“冻欲折”带有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B乙诗首联“数萼”二字既体现梅花数量之少,也显得冷清。“孤标”二字

2、传达出梅花超凡脱俗的气质。C甲诗借深雪、风、禽鸟等意象来突出早梅的形象,这与乙诗的雪、朔风等作用相同,主要表现手法为寓情于景。D甲诗和乙诗结构不同,甲诗颈联紧承颔联,对“一枝”进行形象地刻画,乙诗颈联转为抒情。2这两首诗虽然都与梅花相关,但诗中表达的情感却有异同,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诗,完完成下面小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七绝贾谊毛泽东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3关于贾生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

3、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B次句“才调”点明贾谊兼有才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C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含义一样。D贾生一诗辞锋极犀利,讽刺辛辣深刻,感概深沉蕴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4两首诗中作者都提到历史人物贾谊,倾注了作者的情感。请试分析两首诗情感的异同。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怀锦水居止(其二)杜甫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雪岭界

4、天白,锦城曛日黄。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季秋江村杜甫乔木村墟古,疏篱野蔓悬。清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登俎黄柑重,支床锦石圆。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注怀锦水居止:作于永泰元年(765),作者已离开成都,来到云安县。锦水居止:杜甫草堂。季秋江村作于大历二年(767)农历九月,作者居夔州。俎:古代祭祀、宴飨时,专门用来盛放祭品的礼器。支床:支撑床足。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锦水居止的颔联写草堂所见之近景,颈联写的是远景,远近结合,相得益彰。B怀锦水居止中的“老树”既写苍老的树木饱经风霜,又暗示诗人漂泊年老之态。C季秋江村中“锦石”即美丽花纹的石头,以“锦石”支床可见诗

5、人的高雅情趣。D季秋江村全诗以空间的疏阔和时间的清闲,营造了宁静古朴、清朗明净的氛围。6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态度有何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戏赠杜甫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注】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还至湖南。饭颗山:目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7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首联出句写

6、凉风,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对句问友人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B杜诗颔联出句写诗人期盼友人的音讯早日到来;对句写江湖水大浪高,友人旅途难行。C杜诗颈联中,诗人在感慨自身遭遇的同时,也道出自古以来文人的共同命运,意味深长。D杜诗沉郁深广,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李诗直白浅易,寓深情于戏谑之语中。8杜诗尾联和李诗第三、四句都写了作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武侯庙佚名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熏。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

7、先已落前军。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注】后主:即刘禅。南阳祠宇:据传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这里也有武侯庙等古迹。正统:南宋后,三国中奉蜀汉为正统。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歌都将写景怀人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B“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游览心境。C武侯庙首联写出剑江的春水汹涌明净,五丈原的太阳只剩余影,作者运用想象,渲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D蜀相尾联两句气势恢宏,荡气回肠,感情深沉悲壮;武侯庙颈联情景交融,感情低沉,

8、抑郁。10两首诗都是作者游览诸葛庙的所见所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所表达情感的异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夕次洛阳道中崔涂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诗和韦诗,题目相近,“次”字表明都是以驻留他乡为创作情境的羁旅诗。B“高树鸟已息”“雁下芦洲白”,这两句既暗扣诗题,又烘托作者处境。C崔诗中作者因独自渡河而生慨叹,韦诗点明自己因钟声无法入眠。D崔诗和韦诗综

9、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均为写景、叙事和抒情兼胜之作。12这两首诗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3下列对春题湖上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似画图”三字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对湖上春光所作的整体概括。B湖上风景如画,作者却因不忍离别而心绪烦乱,故写群峰用以“乱

10、”字。C诗人写景远近有序,善用比喻,衬染分明,生动地描绘出西湖的旖旎风光。D诗歌尾联一改之前绘形绘色的笔触,直抒胸臆写出西湖春色的动人力量。14本诗与钱塘湖春行均为白居易的咏西湖春景的佳作,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情感的异同之处。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公元765年,杜甫带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这首诗大概写于诗人出川途中。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旅夜书怀诗,标题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旅夜”交代时间,点明诗人处境;“书怀”即抒发情感。B旅夜书怀的尾联是诗人发自肺腑的呐喊,表明诗人决心像沙鸥一样,展翅飞翔,对未来充满了豪情壮志。C登高的颈联,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体衰多病,诗人蕴蓄的复杂情感,动人心弦。D登高被后人赞为古今七律第一,其尾联的“繁霜鬓”与“浊酒杯”写尽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和悲凉之情,体现了沉郁顿挫的特色。16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的异同。参考答案:1C 2相同点:对早梅的喜爱和赞美。两首诗都塑造了梅花孤高绝尘,芳香四溢,

12、素雅高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表现诗人对坚贞不屈、孤傲高洁品格的坚守。诗人借物抒怀,借梅花的形象特点表达自己对高贵品格的坚守。不同点:齐诗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和对未来的自信。明年梅开望春台表现诗人对将来功成名就的自信乐观精神。崔诗表达作者对梅花的怜爱之意以及自己的身世之悲。希望凛冽的北风善解人意,不要摧残那几树可怜的花枝。作者疾病缠身、年老体衰,梅花让诗人暂时感受到一种鼓舞,可是寒风凛冽,局势动荡,诗人心中涌起了莫名的身世之悲。【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寓情于景”错误,应为“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托物抒怀)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

13、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齐诗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描写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梅花不畏严寒,传递出幽香,以至于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崔诗“孤标画本难”写梅花有孤高绝俗的神韵;“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两诗都写出了早梅的傲霜斗雪,芳香四溢,素雅高洁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齐诗借深雪、风、禽鸟写早梅不畏严寒,崔诗借雪和寒写梅花孤高自傲、不畏寒霜,都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孤高的特点,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梅花的不畏严寒,表现自己的坚贞不屈、孤傲高洁品格。不同点:齐诗“明年如应律,先发

14、望春台”,意思是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结合注释可知,明年梅开望春台表现诗人对将来功成名就的自信乐观精神,也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崔诗后四句写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动了徘恻之心,向北风传达自己的怜惜之意。表达作者对梅花的怜爱之意以及自己的身世之悲。3C 4同:都蕴含着对贾谊的才华的赞美之情。异:李商隐诗中蕴含着作者的怀才不遇及对君王昏聩弃贤的讽刺。毛泽东诗中蕴含着作者对贾谊的委婉批评,做事不纠结于小事,胸怀要宽广、大气、从容。【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C.“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含义一样”错误。本诗中“可怜”意思是“可惜”;

15、“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意思是“可爱”。句意: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两个“可怜”含义不一样。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第一首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诗意是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这两句从正面着笔,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第二首诗“贾生才调世无伦”诗意是贾生的才情、才气、才能在当时无人可比的,首句开门见山,高度赞扬了贾谊杰出的才华,并下了一个“世无伦”的定位,更加实在地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