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2983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专练-唐宋八大家作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策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足其法。而五礼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亦可谓难矣。然习其射御于礼,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武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教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度,几杖有铭,盘杅有戒。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而非其故,琴瑟未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

2、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救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颂琴瑟之音,非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二)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

3、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选自欧阳修琴说,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噫A何其烦B且劳C如是D然古之学者E必能此F亦可谓G难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与“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相同。B度,在本文指“标准,限度”;与“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的“度”意思不同。C受宫声数引,“引”即乐曲体裁之一,与李凭箜篌引中的的“引”意思相同。D“宫、商、角、徵

4、、羽、变宫、变羽”,是我国古代音调中七音的名称。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开端论述古学者在学六艺时注重多方交融,这个学习过程烦杂且令人操劳,因此古代求学的人认为,要做到六艺兼修是非常艰难的。B材料一中先贤们的几案、手杖上刻有铭文,器皿上铸有戒条,乘车、行走、宴请时都有音乐相伴。C材料一题为“听琴”,作者化虚为实,着眼于义理之阐述,认为音乐不只能除去邪气,还能够补救性格的偏执而归于中和,论述可谓精彩。D材料二中,欧阳修描述自己以琴养心疗疾的经历,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故曰“成于

5、乐”。(2)既而学琴于友人,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5两篇文章都谈到了音乐对人的影响,两人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文本一: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风翔。

6、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节选自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文本二: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

7、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历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于多士。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

8、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节选自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6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见善A称之如恐B不及C见不善D斥之如恐E不尽F见义G勇于敢为H而不顾其害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一种文体。文中指“墓志铭”,用来叙述死者生平以表达颂扬追思之情。B姑,旧时可指妻称夫的母亲,后来又指父亲或者丈夫的姐妹。文中指前者。C太学,在西周时已经有这个词,在汉代成为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宋朝时仍为最高学府。D冠,文中指男子十八岁举行成人礼以表示成年。与论语中“冠者五六人”意义相同。8下

9、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选取妻子王弗在世时的几则生活小事,突出了她贤敏睿智的性格特点。B材料一中作者于记事中寄托情思,感情深挚,“呜呼哀哉”表达了失去爱妻的悲痛之情。C材料二叙写苏轼被赦北归,饱受奔波之苦,因病去世。表达了作者对兄长去世的痛惜之情。D材料二中欧阳修看了苏轼的论刑赏之后,又惊又喜,当即在众多士子中取他为第一。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2)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10苏轼用“敏而静”来形容王弗,材料一第三段还有哪些信息能体现王弗的这种特点?请

10、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ADF2A3D4(1)因为音乐可以用来感化人心,从而使人得到教化,所以说“最终由乐的陶冶成就美德”。(2)不久,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几支乐曲,时间一长感到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5曾巩所谈音乐是礼乐,他认为礼乐可以修养内心,形成礼仪规范,养成高尚品德。曾巩的文章侧重从思想教化的角度来谈音乐对人的影响;欧阳修认为音乐可以养神祛病,寄托情怀,排遣忧愁。因此他侧重从生活感受的角度来谈音乐对人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噫!这是多么烦杂且令人操劳到如此地步!然而古代求学的人必能做到这些,真是难能可贵。“噫”是感叹词,一般单独断开,A处断开;

11、“然”字表转折,一般在其前断开,D处断开;“此”作“能”的宾语,在其后F处断开。故选ADF。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B.“度”,两个都是“标准,限度”。句意:在衣食住行上懂得节制。/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限度。含义相同,所以选项错误。C.“引”,原文是乐曲体裁之一;第二个是古代乐府诗体裁的名称。句意: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可见,两处的“引”意思不同,所以选项错误。D.古代音乐分为七音,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变宫和变徵。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此古代求学的人认为,要做到六艺兼修是非常艰难的”错误

12、。文中所指是这个学习过程烦杂且令人操劳,然而古代求学的人必能做到这些,真是难能可贵。B.“乘车、行走、宴请时都有音乐相伴”错误。原文为“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颂之乐。”“燕处”指闲居。C.“作者化虚为实,着眼于义理之阐述”错误。由听琴而上升到义理,此为“化实为虚”。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盖”,因为;“所以”,用来;“化”,得到教化;“故”,所以。(2)“既而”,不久;“学琴于友人”,状语后置句,“于友人学琴”;“数”,几;“乐”,以为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

13、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可知,强调古代求学之人还应当擅长宾主相见时的礼节,提出“礼”的重要性;第二段“盖其出入进退,俯仰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可知,求学之人出入进退、一举一动、所见所闻,礼仪规范都深入内心,这是他们礼仪修养达到细致入微的原因。所以,曾巩所谈音乐是礼乐,他认为礼乐可以修养内心,形成礼仪规范,养成高尚品德。可见,曾巩的文章侧重从思想教化的角度来谈音乐对人的影响。(2)而欧阳修则讲到了听琴疗病,他认为“喜怒哀乐,动人必深”;文末提到的“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更是强调和谐的音调,排遣内心的忧郁,抒发幽思,感动人心的影响。

14、因此,同样是谈论音乐对人的影响,欧阳修侧重从实际生活感受的角度来谈音乐对人的影响。参考译文:(一)古代求学之人对于六艺,射术能够精通弓箭(武功)之事,还应当擅长宾主相见时的礼节。御术能够胜任车马之事,还应当懂得驱驰(策马快跑)的分寸。书术并不只是纵笔写字罢了,而应该辨明字体并全部通晓其中的意蕴。数术并非仅仅是布列算筹罢了,还要知道它的用处并完全掌握其中的方法。吉、凶、军、宾、嘉五种庄重礼仪的规定多至三千余种,六乐的礼节仪式真可说是微细繁多啊。噫!这是多么烦杂且令人操劳到如此地步!然而古代求学的人必能做到这些,真是难能可贵。但在礼节中学习射箭御马之术,在乐曲中学习作战事宜,那么他们小时候在学校学

15、习,长大后在朝廷参政时,对于各项军事技能本来就已修习好了。他们在家有私塾,在乡里有学校,在京都有国子学,学问上有老师的教导,言行举止上懂得仪容,衣食住行上有节制,几案、手杖上刻有铭文,器皿上铸有戒文。乘车时有和谐的鸾铃之声,行走路时有悦耳的佩玉之声,闲居时则有雅颂之乐相伴。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原因,琴瑟不会离开身边。他出入进退、一举一动、所见所闻,礼仪规范都深入他的内心,这是他们礼仪修养达到细致入微的原因呀。孔子说:“人的修养,从诗中兴发情感,在礼中建立规范,最终由乐的陶冶成就美德。”因为音乐可以用来感化人心而使人得到教化,所以说“最终由乐的陶冶成就美德”。过去舜命夔主管音乐之事,以教育贵族子弟,说:“为人正直而温和,宽容而谨严(周密),性情刚正而不残暴,态度随意而不傲慢。”可见,音乐不只能除去邪气,还能够补救性格的偏执而归于中和。所以和鸾、佩玉、雅、颂琴瑟之音,没有特殊原因不可片刻离身,难道它们是虚设无用的吗?(二)我曾经得了过度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能医治好。不久,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