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2981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专题训练-意象的作用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梅朱翌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亚:通“压”,下垂的样子。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后的晚年时期。挼:以手揉搓。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词“流水”两句从听觉、视觉角度写眼前之景,一边闻水声,一边看梅花,颇具画意。B朱词“归来也”句一语双关,既指词人赏梅兴尽而归,又暗含期待暮春再次回归之意。C李词中词人说“

2、难看梅花”的原因是年老漂泊,且晚上将起大风,梅花凋败,难以观赏。D李词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运用衬托手法,以昔衬今,用语平实自然而感慨自深。2两首词中梅花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去年诗人在皇家御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就被贬到江州,境

3、遇改变,令人感慨。B颈联“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C“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D该诗中慨叹物是人非。今昔殊异,表达了诗人谪居生活的愁闷。4本诗中“月”这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李白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注】该诗是李白去朝(离开长安)居东鲁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天宝八载(749年)。这年春天,李白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友人韦八而

4、作此诗。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点明了此次送别之人、送别之地、所去之地,与诗人另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题特点相同。B开头交代了被送者的行踪,可以看出友人韦八应是暂时来金乡做客的,看似随意落笔,实则精心设计。C颈联两句直抒胸臆,以问句形式表达诗人及友人在离别之际所具有的复杂、强烈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D尾联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望”字重叠,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6颔联中的“狂风”“咸阳树”两种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平蔡州【注】三首(其二)刘禹锡汝南

5、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注】蔡州,唐天宝时为汝南郡,安史之乱后,沦为叛军巢穴。元和十二年,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活捉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用常语写奇袭,既没有正面描写奇袭的艰险,也没有正面描写李愬的智勇,而是极力渲染蔡州凌晨雄鸡报晓、鼓角不悲的和平气氛。B颔联“忆旧事”暗含对比,“忆旧事”到“皆涕零”,揭示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热烈向往,以及平蔡之役的重大意义。C颈联“官军入城人不知”一句与首联相关合,表达了对李愬用

6、兵、治军高超本领的赞美与歌颂。D尾联写出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天宝年间那种太平盛世生活的惊喜之情;“元和十二载”,表明诗人是用史笔的手法来记载这一事件。8“老人”是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9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诗歌,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体现了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B

7、“兔从狗窦入”到“井上生旅葵”四句,从侧面写出主人公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满怀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悲哀流泪。全诗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10诗歌常常会借用意象表达情感。“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几句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

8、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之冠。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诗人在异乡水上行船,在小寒食举杯豪饮,吃着冷食,靠着几案休息。B颔联上句写春天到来,江水上涨,江流浩瀚,诗人在舟中飘荡起伏仿佛天上云间。C颔联下句写诗人身体衰迈,老眼昏花,看岸边的花草如同隔着一层薄雾,看不清楚。D尾联上句用“云白山青”凝练地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下句则以“愁”字直抒胸臆。12本诗颈联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途中晓发唐崔曙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故林

9、遥不见,况在落花时。注:劳歌:忧伤、惜别之歌。13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长风里”紧承题目的“途中”,虽是早晨雨过天晴仍令人感到有些凄清。B颈联写行途中登高回望,家乡一切都看不见了,当看到与家乡类似之景时更生悲情。C尾联承上联再写远望,因纷纷落花遮住了诗人的视线,家乡的树林更加不可望到了。D诗人吟唱出“劳歌”是源于“赴远期”,由于此次离乡后归来遥遥无期,心生忧伤。14分析颔联所写的意象及其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注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注刘辰翁,南宋爱国词

10、人,南宋灭亡后,隐居不仕。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写“游蜂”越飞越远,不知回巢,暗示词人“记家”的内心情结。B上片第二句写乌鸦在几行嫩绿的新柳上啼叫的景象,透出词人的思乡之情。C下片开头写词人睡起后因心情舒畅而欣赏画卷,渐渐融入其中的生活场景。D这首词首尾四句写景,中间两句写人;所写的是思乡之情,又不全是乡思。16词的下片选取“归燕”“落花”两个意象,对表现作者心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B2朱词中,梅花是吟咏对象,词人通过对梅花枝条因飞雪横压路上的景象描写,展现出一幅寒梅傲雪图,也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早春风光的喜爱之情。李词中,词人借助梅花写出了自己不同

11、阶段赏梅的不同感受,早年踏雪折梅插鬓,快乐幸福;中年搓梅落泪,幽怨悲戚;晚年无心赏梅,有沦落之感,其中寄寓了词人的飘零之情和家国之恨。【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又暗含期待暮春再次回归之意”分析错误,结合“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中春风吹来,一点花香可知,应是暗含早春已经到来之意。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象作用的能力。朱词的题目为“梅”,表明本词吟咏的对象是“梅”,上片写梅写景。开头“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桠”,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梅树的枝杈横在桥旁的路上。梅花开得像雪花飞白,很像是一幅描绘江南景色的风景画。下片抒情,进一步描绘梅花的高洁。末句“归来也,风吹

12、平野,一点香随马。”游春回来,春风吹过平原野外,一缕梅花的香味随着马飘散一跟着骑马的人。综观这首词,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春游咏梅图:骑着骏马踏春游,平川旷野,小桥流水,梅花飞雪。美丽的春色,高洁的梅花,玉璧金钱是买不到的。写出了作者感悟到的春意和赏梅回来其乐也融融的心情。从而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早春风光的喜爱之情。李词依次描写词人在少年、中年和晚年三个不同的生活阶段中赏梅的不同情致。上片忆旧,开头两句“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写丧偶之后,心绪显然不同,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赏梅原

13、本为的是排遣心头的忧伤,可是本来心情就不好,到头来不仅忧伤没有消除,反倒触景生情,激起更深的伤感,落得个“满衣清泪”,表现幽怨悲戚之情。下片伤今,以“今年”两字领起,同上阕的“年年”相对。往年是“常插梅花醉”;即使是“挼尽梅花无好意”的时候,也多半为的是离别相思。眼前却截然不同了,“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这里面包含着几多辛酸和哀愁。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一句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3A4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以眼前之月寄托相思之情

14、,抒发思乡之苦;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A.“去年”理解错误,“昔年八月十五夜”中的“昔年”并非“去年”,而是“往昔、往年”之意。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赏析能力西北望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诗人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然而结果相反,只是“今夜清光似往年”,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惨淡的月辉满地,照彻在清冷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秋风乍起,置身这样的环境里

15、,自然令人清冷至极,烘托贬谪后的诗人内心的这份清冷和悲苦情怀。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从内容上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而这种心理再次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昔日“曲江池畔杏园边”,今日“湓浦沙头水馆前”,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5C6“狂风”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也使下文“我心”挂于咸阳树的描写水到渠成。“咸阳”指长安,“咸阳树”是诗人想象中的意象,是诗人“济苍生、安黎元”理想的外在形象化呈现,点明诗歌题旨。该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由送别勾起自己的理想之思,抒写了诗人西望京华、思君念国之情。【解析】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