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2975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3年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试题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历史汇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一、单选题1(2023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许多成就。下列外交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中国在外交活动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C中美两国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D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成立2(2022春北京丰台高一统考学业考试)一战后成立国际联盟,二战后成立联合国,这两个世界性国际组织的相似之处是都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都确立大国一致原则都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成立后都受美国的操纵ABCD3(2022春北京丰台高一统考

2、学业考试)当今社会,人类正面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基于此,中国提出的方案是A可持续发展战略B开展“南北对话”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加强“南南合作”4(2022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做着更大的贡献。具体表现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参加万隆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ABCD5(2022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15世纪前期,郑

3、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下列对“郑和下西洋”评价正确的是()推动了中外交往传播了中华文化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抵御了西方的殖民侵略ABCD6(2021秋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图为郑和航海路线图。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B实现了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理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诸国的联系D阻挡了西葡两国对东南沿海的侵略7(2021秋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是某学生所做的学习笔记,其学习的主题应是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B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8(2021

4、秋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据此判断,该会议是A朝鲜停战谈判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中非合作论坛二、材料分析题9(2022春北京丰台高一统考学业考试)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和平共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概括材料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当时与唐朝进行交流的国家主要有西域诸国、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

5、、波斯等,交流的内容涉及乐舞、文学、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其中,日本与唐朝的交流最为频繁,以皇室贵族为中心的日本上层知识分子,掀起了学习汉诗文的热潮。此外,大量的唐朝书法作品被日本留学生、学问僧带回日本,深受日本人的欢迎和喜爱。在向他国传播中华艺术的同时,唐朝对他国艺术也虚心接纳,在乐舞艺术方面,吸收了西域诸国、印度、波斯、大食等国的乐舞理论、乐器、乐舞作品等成就,从而使唐代的乐舞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编自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10.依据材料概括唐朝中外艺术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1937年7月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是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一次,但是中国国家和人民却没有

6、被打趴下,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它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层、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是靠国民党、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1.结合史实,对材料中抗日战争胜利是“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这一观点加以说明。1953年12月,周恩来在同印度的谈判中说:“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6月,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指出这些原则也应该适用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摘编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7、等12.概括材料反映的中国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政策提出的背景。参考答案1A【详解】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题意,A项正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排除B项;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排除C项;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成立,排除D项。故选A项。2B【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其宗旨都宣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正确,B项正确;联合国确立“大国一致”原则,但国联是大会一致原则;国联受英法等国操纵,错误,排

8、除ACD项。故选B项。3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世纪初,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C项正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解决“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无关,排除A项;开展“南北对话”并非中国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的方案,排除B项;围绕解决“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中国提出的方案不是加强“南南合作”,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根据材料“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

9、做着更大的贡献”及所学知识可得,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共赢共享 ,同时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表述符合题意,B项正确;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参加万隆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表述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5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采用的是和平交往的方式,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又推动了中外交往,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具有“厚往薄来”的特点,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负担,正确;结合所学可

10、知,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并没有起到抵御西方殖民侵略的作用,而且明朝时期,除澳门被葡萄牙占领外,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很少,排除,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6C【详解】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建立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的,它加强了明朝与亚非诸国的联系,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没有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实现了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理与郑和下西洋无关,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没有阻挡了西葡两国对东南沿海的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7C【详解】根据“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租庸调制”“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越南引进科举制度”可知,材料反映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C项

11、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8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上,面对与会国的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9主张:都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人与自然相一致时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社会背景:奴隶主阶级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崛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百家争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10.特点:对外交往活跃,交往国家众多,交流方式多样;往来人数众多,人员身份多样;以双向

12、交流为主。影响: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了唐朝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流行,带动了中日文化交流。11.政治: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共同抗战,互相配合。.12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背景:针对当时中印两国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美苏冷战;【详解】9.主张:根据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都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人与自然相一致时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社会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分析,即奴隶主阶级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

13、层的崛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百家争鸣。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10.特点:根据材料“当时与唐朝进行交流的国家主要有西域诸国、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波斯等,交流的内容涉及乐舞、文学、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日本与唐朝的交流最为频繁,以皇室贵族为中心的日本上层知识分子,掀起了学习汉诗文的热潮。”等信息可从交流的程度、方式、内容等方面分析得出对外交往活跃,交往国家众多,交流方式多样;往来人数众多,人员身份多样;以双向交流为主。关于影响:根据材料“在向他国传播中华艺术的同时,唐朝对他国艺术也虚心接纳,在乐舞艺术方面,吸收了西域诸国、印度、波斯、大食等国的乐舞理论、乐器、乐

14、舞作品等成就,从而使唐代的乐舞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景象。”和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了唐朝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流行,带动了中日文化交流。11.根据材料“它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层、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是靠国民党、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上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共同抗战,互相配合等方面回答即可。.12.外交政策: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和所学知识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关于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当时中印两国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美苏冷战;第6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