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2935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 (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专练-二元思辨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与妻书是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这封信是作者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写的,家中的妻与儿、民族的前途命运,无不牵动着他的心魄。“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他把对妻子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他向世人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作为当代青年,你如何看待国家发展与个人幸福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

2、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优先于个性。秩序优先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优先重自我、重自由。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内”与“外”是一对表示方位的词。它们的本义非常简单,而一旦有了参照点或参照系(如圈内圈外、内行外行等),或是与其它的词组成新词(如内因外因、内求外求等),内涵就非常丰富。内与外的关系处理不但重要,而且复杂,还要讲究艺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3、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84年3月,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正式确立。“以市场换技术”是指允许确实提供了先进技术的外商在国内市场销售其产品,这是加速我国技术进步的一项重大方针。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高铁的建设就得益于此项战略。不过,我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吸收已经发展到自主创新,现役的“复兴号”动车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空间站的成功走的是另外一条途径。当年美国NASA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将我国拒之门外后,我国转而走向自主研发,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国空间站实现了原材料、部组件、产品的全部国产化,对于其中的关键核心元

4、器件,我国也是100%自主可控。目前,我国收到了来自亚、非、欧、美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站项目合作申请。中国青年报社正在举办关于“我看引进借鉴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的征稿活动,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稿件,表达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革命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展开,林觉民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没有沉浸在小我的世界里,而是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民族的事业之中,选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在与妻书中展现了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给当代青年以启

5、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肩负重任,要勇担时代使命,明白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如果离开国家,个体就会变得孤独无力,无法真正实现个人理想,青年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考生应该在文章中阐述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家的发展才能实现个人的幸福,国家的发展也需要部分人牺牲个人小我的幸福,以使国家独立、富强,创建更有利于实现个人幸福的条件。立意:1.以我之力,拼出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2.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3.勇担社会责任,实现真正的幸福。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这道题给了“

6、秩序”和“个性”两个界定:“秩序”,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重自我、重自由。这样的必要界定,就可以让我们理出一个思路:传统社会(已然)注重秩序重规矩、重伦理;现代社会(或然)追求个性重自我、重自由。这样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秩序”与“个性”的关系时,不会脱离他们的前提“社会背景”,也不会脱离他们的“内涵”。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追问:1.传统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传统社会注重秩序,即重规矩、重伦理?3.社会的变迁,让我们的社会从“传统”变为“现代”的变化有何特征?4.现代社会,是否会发生二者的权重的转换?5.如果现代社会,崇尚追求个性,是否是有条件的?因此,本题

7、虽然是围绕“秩序与个性”的关系展开思考,但是绝对不能丢掉“中国传统社会”和“社会的变迁”这两个重要因素。题目的任务是思考“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那么中心论点就应该首先回应这个问题。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追问与回答,可以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作为行文的中心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民主制度的完善,我们的社会与原本的社会结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乡土中国”的基础已然崩塌,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完善。所以原有的一套“秩序”也必然受到冲击,符合新型社会模型的秩序“重流动”和“重分工”的新秩序将会重新在社会获得地位。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当下社会就将原有的“规矩”与“伦理”

8、全部打破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不会轻易地被外部因素影响。我们本质的传统观念、伦理与思想,可能千年未变,融进我们儒家思想的传统,一直根植于我们的方方面面,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斩断这种文化联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传统”与“个性”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逐步变迁的中国社会,“秩序”与“个性”的关系不应该是孰重孰轻的简单的地位转换,而应该是彼此更加紧密融合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现代社会,应该是在我们中国传统秩序上,追求个性的自由,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这个秩序所包含的“伦理与规矩”并不是传统的封建礼教,而是新的社会下的新的观念。这种观念是随着社会变革的革新,而不是对传统的完全颠覆。立

9、意:1.追求个性亦要遵守秩序。2.规则秩序有时代性,应尽量能满足人的需要而调整、完善。3.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兼顾秩序与个性。3例文:以由外到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内与外是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而两者之间真正的分界,在于我们自己对那个临界点的定义。鸡蛋由外向内打碎是食物,而由内向外打碎是生命,那么这个界线就是个体对生命把握的主动权。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中的界线,是个体对社会身份的选择。我认为,面对内外关系问题的处理,须在不同条件下分情况对待,要以由外向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由外向内的心态是指开放不闭塞、积极不冷漠的社会身份意识。当今社会的“局外人”不在少数,披以“佛系青年”的外衣,行享乐

10、放纵、对社会进步毫无裨益之举。这种“局外人”心态本质上是对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而由外向内的心态实际上是对青年人的勉励,在应该奋斗的大好年华积极融入社会,转换“局外人”身份,从“外”进“内”,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青年运动员全红婵为国摘金,青年航天员王亚平为国出征太空,青年医务工作者为国坚守抗疫一线,这些站在社会“内”的青年们,用自己积极奉献的行动和态度向我们展示着“由外向内”之心态于青年人的重要。“由外向内”的心态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关心社会、勇于奉献的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炬。由内向外的人生是指不断超越自我、敢于突破极限的生存状态。犹如主动破除内外隔阂的新生命般,冲破舒适圈的蛋壳,直面危险与挑战的

11、“外”,将“内”拓展到更广大的天地中去。这要求我们不要满意现有水平,要勇于挑战,大胆开拓。像无数走在时代前列的仁人志士,都是保持着“由内向外”、锐意进取的精神才得以不断拓荒的。氢弹之父于敏在国内氢弹研究空白的条件下放弃国外的数据,凭借自己踏实的理论研究,大胆拓荒,创制“于敏构造型”,为中国氢弹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有“由内向外”的超越精神,敢于做拓荒者。在迎接风云变化的世界形势中,我们同样要保持“由内向外”的超越精神,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勇于做时代的拓荒者,才能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知的明天。在全球新冠疫情疯狂蔓延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深

12、刻认识到:保持由外向内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人民是我们每个青年人应有之责。保持由外向内的心态,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和规则制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与世界更繁荣发展的良方。我们秉持由外向内之心态,走出由内向外之人生,便是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的自我超越,助力其繁荣发展,欣欣向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的核心词是“内与外”。首先从“内”与“外”的本义谈起,“是一对表示方位的词”;然后指出其内涵的丰富性,有了参照点或参照系之后的词义变化,及组成新词后的内涵拓展,并给出例词,提示思路;最后一句话指出内与外的关系处理,重要、复杂且讲究艺术。综合来看,这段

13、材料的关键句在于最后一句,“内与外的关系处理不但重要,而且复杂,还要讲究艺术”,前两句都是为末句做铺垫的。也就是说,材料的中心是谈“内”与“外”的关系处理问题。单一地谈“内”或者“外”,是片面理解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的本意;简单空泛地谈“内和外的关系”,是浮于材料表面,也有游离材料打擦边球的嫌疑。考生需要结合材料意思,“选准角度”,可以从第二句中提示的词语(角度)切入,当然也可以有新的词语(角度),但必须体现“内”与“外”的关系,而不能只写其一。如“内”可以指自己,“外”可以指社会、群体;“向内”是观照、反省自我,“向外”是突破自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内”可以是内因,“外”可以是外因,无论是

14、个人成才,或者国家发展,都要结合内因和外因,二者结合方能前进;“内”可以是内求,是对自己的要求,“外”可以是外求,获得他人的相助,二者结合方能进步。行文构思上,可以由“内”和“外”的关系引入,分析“内”“外”的含义,引出观点,如“以由外向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然从“由外向内的心态是指开放不闭塞、积极不冷漠的社会身份意识”“由内向外的人生是指不断超越自我、敢于突破极限的生存状态”两个角度进行阐释,接着联系当下疫情以及全球的发展,指出内外结合的重要性,最后收束全篇,呼应开头。立意:1. 以由外向内之心态,行由内向外之人生。2.内外结合,方能彰显其价值。3.坚持内外结合,促进自身发展。4.内

15、求于心,外求于道。4例文:秉自主创新,谱盛世华章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晕染一点浓俨的墨香。穿越“红楼”的帘幕,虽也欣赏众人“直接移用”“借鉴化用”的艺术效果,但我更感叹于宝玉题名时的“情境独创”之思;立于时代潮头,我决心以知识武装自己,秉自主创新,圆中国之梦。在自我完善的旅途中,“邯郸学步”还是“善思善悟”?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无论是学习还是写诗作文,都需要经过“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的积累,才能迈入“情境独创”“善思善悟”的佳境。若不是历代文人墨客在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的基础上边思边悟、创造吸收,怎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般的优美诗文?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而没有自己的“情境独创”,就会陷入“抄袭”“套作”的怪圈,落下“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笑柄。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直接“拿来”还是情境独创?明月照形,鉴古知今;时代与传统共舞,方能赋文化以新生。材料红楼梦中众人题匾的“翼然”“泻玉”等也不是不好,但是在宝玉根据情境独创的“沁芳”一比就相形见绌,何也?创新使然。那些故宫文创产品,注入了新媒体才具有时代活力;那些河南卫视的系列文创节目,以优美的舞姿抚慰着当下普遍的焦虑和空洞。他们的走红,红在了对传统文化的精妙创新,让人们通过“一人一机”的新媒体,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绵长;让人们通过“一撇一捺”的中国字,来领略那份别样的中国情。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