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37642934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 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论语十二章 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究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 即作传奇之主脑也。然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实在可传而后传之,则不愧传奇之目,而其 人其事与作者姓名皆千古矣。如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 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节选自闲情偶寄)1用斜线“”给材料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自 始 至 终 离 合 悲 欢 中 具 无 限 情 由 无 究 关 目 究 竟 俱 属衍 文 原其 初 心,2

2、文中西厢记和闲情偶寄的作者分别是 、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创作传奇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二、作文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礼记)请以上述经典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5为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让同

3、学用论语中的语句给自己班级撰写一个“班名”。请你为自己班撰写一个“班名”,并阐释以此命名的理由。要求:有意蕴,言之成理。不超过150个字。三、文言小题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子曰:“知者不惑”B若火之始然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D皆有怵惕恻隐之心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天下归仁焉归:称赞,称许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8下列论语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弟”,同“悌”,弟弟善事兄长B无友不如己者。“无”,同“毋”,没有C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方”:方向,方位;原则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同“拱”,环绕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10归 天下归仁焉动词, 后五年,吾妻来归 动词,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动词, 臣请完璧归赵动词,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动词, 天下同归而殊涂名词,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而:敏于事而慎于言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而不仁,如礼何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死而后已任重而道远(2)其:请问其目其“恕”乎(3)以:仁以为己任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4)于:敏于事而慎于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5)者:知者不惑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5、之者乎(6)何:人而不仁,如礼何小子何莫学夫诗四、小阅读12下列有关论语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子”“夫子”均指的是孔子。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称多称名,弟子在孔子面前称呼其他弟子时也多称名。B论语重视运用词汇描摹情状,比如,经常用带有“尔”“乎”“然”“如”“焉”等词尾的词汇。像“子路,行行如也”就表现了子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则表现了他们和乐的样子。C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归与,归与”等等。这类句子可以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情感。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特点之一。D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之所以丰满生动,是因

6、为论语在记述时注意捕捉能够表现其性格的言论行动和神情态度。如“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表现了他的鲁莽直率。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孔子是怎么看待仁与礼、乐的关系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14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题目:谈谈对论语中“克己复礼”的理解。五、判断题15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1)我们平时要注意食无求饱,不能暴饮暴食。(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史为鉴,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己。( )(3)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扬温润敦厚的君子之风,那么社会风气也会文质彬彬、和谐包容。( )(4)刘笑任重道远,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对方得到满意的

7、答复。( )(5)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疫苗研发问题,虽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虽然疫苗研发也不宜死而后已。( )(6)电视剧鹤唳华亭以“礼”制营造出了克己复礼的整体氛围,展现了以含蓄、克制、隐而不发为特点的多重情感关系。( )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的观点,也阐明了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

8、理。后来董仲舒讲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讲的“必以仁义为先”也都是这个道理。因此,关于人的利欲问题,儒家诸子欲于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那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先。其主旨就是主张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去取得正当的、更长远、更大的“利”,从而在这个支点的基础上平衡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发展出一套修身治国之道。由此可见,孟子的义利观着实开创了义与利理论的新篇章,为后世儒家诸子“义”的学说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

9、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不论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

10、险信号。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我们的“义利观”应该与时俱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欣赏、钦佩并推崇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行为。退一步讲,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义”与“利”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合理地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把“义”放在首位,以义统利。毕竟“好义”和“欲利”是两种人性,其中虽有交集但并不是不可共存。于个人而言,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不可陷于个人的利欲之中,为人处事应见利思义,应在道德与利益的抉择中站到“义”的一方。正如礼记纂言序讲“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对于此处之“义”,我认为,截然者,乃界限分明之意;裁制者,乃束缚之意。“义”于我们,更多的应是一种道德的准则

11、与精神上追求的目标,有了“义”的准则约束,我们在“利”的道路上才不会迷失自我。朱子大学章句序中说“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或许也是在表达后世的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浅薄,知者已鲜矣。而大学的结语又重在义利之辨,颇具深意。或许我们着实需要铭记大学的结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由是则使国人以义为先、见利思义;由是则得以国泰民安而天下平;由是才可以实现“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当今需要传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义”中以仁义为先、利益在后的精华思想,让“义”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用“义”这种价值观来引导社会稳步发展,这无疑对当世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选自杨喆义者,宜也对孟子义利

12、观的思考,有删改)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强调的义利观,可以引导人们在协调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找到一个平衡义与利的支点。B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是否定人求“利”,认为“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应该舍“利”。C孔子看来,追求富有和高贵的地位,厌恶贫穷和低贱的地位,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合情合理,不主张“重义轻利”。D董仲舒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的“必以仁义为先”都阐明了只要先讲求了“义”,就可追求大利的道理。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提及孔子关于“富贵”与“贫贱”的言论,旨在

13、阐明儒家并不是杜绝求利的欲望,一味追求义的。B文中先贤们有关“义”“利”的观点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论证了在利欲问题上,儒家倡导重义轻利、以义为先。C文章运用例证法、引证法,从儒家义利观对各时期人们的不同影响的角度,论述了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淡薄。D文章论述近代革命人士舍生取义之举,为阐述儒家义利观对我们的民族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的深远影响提供了例证。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句,体现了儒家的义利观。B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地遵守它。C当今社会,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儒家的义利观,鄙视那些追求正当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们。D现代的人们应该理解、继承和发扬儒家义利观,从而在思想行为中避免唯利是图,践行以义为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论语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道德、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孔子的文学思想与艺术精神,也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最直接、最显明的论说。孔子把学习“诗”“乐”放到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地位,认为“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不学诗,无以言”。他把“文”列为“四教”之首位:“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尽管这里的“文”多指“文献”,不完全指文学,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