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

上传人:请**** 文档编号:37642585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认识教学设计9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圆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 西乡县东关小学 郑小丽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材第23页内容。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

2、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媒体说明:通过媒体播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图片,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再展示生活中的圆形图片,让学生对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便于在后续的教学中归纳总结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2、谈话引入:今天我

3、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二、探究构建。 (一)圆的形成过程。 1、教师叙述:体育课上,教师和明明做游戏,老师固定在操场中间不动,为了保持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不变,明明拉紧一条绳子开始走动,形成这样一个图形,这是什么图形? 2、教师提问。 (1)明明拉着绳子围着教师走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你知道吗?(明明和教师的距离没有变化) (2)老师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圆心) (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处处可见,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画圆。 1、介绍圆规的历史。 2、教师介绍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4、(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3、教师强调:(1)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2)圆心放在针尖一脚上; (3)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4、学生练习:(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画圆。(2)学生自己练习画圆。 (3)学生按要求画圆(两脚间距离为3厘米)。 (四)认识半径、直径和两者间的关系。 1、认识半径:教师在圆内画一条线段,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 (1)教师说明:这样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2)比赛:我给同学们10秒钟时间,请你们在自己的圆中画半径,看谁画的多?同时还要说明半径的长度。 (3)学生反馈:你

5、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4)教师小结并板书: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5)补充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认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 (1)观察:什么叫直径?直径有多少条?长度呢? (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出示图片:练习)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一)填表:r(米)()() d(米

6、)()()() (二)教师提问: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三)思考:为什么车轮都要作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哪里? 四、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五、课后练习。 (一)填空。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2、()叫做半径,用字母()表示。 3、()叫做直径,用字母()表示。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陕西省西乡县东关小学 4、在一个圆里,有()条半径、有()条直径。 5、()确定圆的位置,()确定圆的大小。 6、在一个直径是8分米

7、的圆里,半径是()厘米。 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8、在同一圆内,所有的()都相等,所有的()也相等。()的长度等于()长度的2倍。 (二)判断。 1、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2、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 3、在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4、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叉开4厘米。() (三)选择题。 1、圆是平面上的()。 直线图形 曲线图形 无法确定 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一定是圆的半径 一定是圆的直径 无法确定 3、圆的直径有()条。 1 2 无数 (四)按要求画圆。 1、半径是2厘米。 2、直径是3厘米。 六、课堂总结。 板书

8、教学反思: 西乡县基础教育专网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圆与这些图形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图形。虽然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他们仅仅感知了圆这个图形的形状特征,并不认识圆内在的本质结构特征。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教科书设计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几个层层递进的认识活动。首先围绕套圈游戏公平性问题的探究产生圆,体会圆的优越性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画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的基础上,明晰组成圆的要素,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

9、的结构特征。 2.在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同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3.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教学重点: 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具准备:相关的课件、圆规、硬纸卡、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讲解法、启发谈话法。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数学,你看,就连图中小朋友们的游戏方式中也藏着数学知识呢!(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1.请大家看这三幅图说说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想

10、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3.全班交流: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站成圆形的方式公平的原因是:小旗的位罝固定不变,每个同学到小旗的距离相等。 4.课件演示:用无数个点来代表参加游戏的无数个同学,我们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几何图形-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接触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比较三组游戏的情境。初步感受圆的特征,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圆有关知识的欲望。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游戏渗透圆是由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的本质特征。)看题提问,揭示任务 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有关圆

11、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质疑,教师随机板书:画圆、圆的组成、特征)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先想办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圆。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画法。 ?指名画圆的方法不同的几名同学到前面展台上演示并讲解画圆的过程。 ?课件演示画圆的过程,讨论: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2、教学圆各部分的名称。画圆的时候先确定好的点是圆心,我们记作O,圆上的点我们分别记作A、B、C等,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表示为r(r

12、adius);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字母表示为d(diameter)。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考考你的判断力: (设计意图:在初步体会圆的特征的基础上探究如何画圆,目的是通过体验画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强化学生对圆本质特征的认识。)3、看一看,想一想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圆内圆的半径长度永远相同,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同一个圆中,直径长是半径的两倍,用字母表示:d=2r 考考你的反应力: 独立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和同桌交流想法。 (设计

13、意图:借助图形的直观帮助学生发现圆的半径与直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4、想一想,画一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在练习本上自由画一画。?思考上面的问题并交流讨论。 圆的大小和圆的半径有关系,半径越长,圆越大;圆的位置与圆心有关,确定了圆心的位置,就确定了圆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改变圆的位置就是改变圆心的位置,改变圆的大小就是改变圆的半径。即: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总结梳理,质疑问难 看书2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同学们认真阅读,有疑问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达标训练,形成能力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人们在开联欢会时,会自然地

14、围成圆形,为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圆的半径都是相等的,当人们围成圆形,火堆就是圆心,那么每个人与火堆的距离,可以看成与表演者的距离相当。可以让每个人都看得很清楚。而且任何一个人的视线都不会被其他人遮挡。 2.动手画一画:画一个半径是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画圆的过程 选择作图规范的同学到黑板前演示并讲解画圆过程。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为厘米;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画好后要标明各部分名称.教师小结:画圆的方法有很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比较精确。3.学生思考之后教师指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