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642500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附答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夸美纽斯曾说过:“过度的练习和过度需要记忆的功课,使人恶心。”这句话表明教学应遵循()A.直观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创新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答案】 B2、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专门从事教育工作,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教育家是()。A.马卡连柯B.赞可夫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答案】 C3、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认知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答案】 B4、 被称为班集体的“凝聚剂”的是()。A.班集体纪律

2、B.班集体舆论C.班集体活动D.班干部【答案】 B5、()的教学程序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阶段。A.尝试教学模式B.情境教学模式C.自学辅导教学模式D.六因素单元教学模式【答案】 B6、 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这符合桑代克的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学习律【答案】 A7、在考试中遇到了之前练习过的题型,属于(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近迁移D.远迁移【答案】 C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

3、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答案】 C9、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 )的关系。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答案】 D10、同一个问题在以前历年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各个层面的问题,把它们揉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思考、类比、归纳、总结、改进,达到温故知新之效。这属于( )A.横向反思B.纵向反思C.集体反思D.个人反思【答案】 B11、我国素有“天然鱼仓”之称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答案】 B12、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

4、调,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答案】 B13、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A.接受学习B.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观察学习【答案】 C14、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工作分析模式B.任务分析模式C.目标模式D.过程模式【答案】 C15、 一位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其成长阶段处于美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答案】 C16、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

5、动方法的是()。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答案】 B17、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独立型B.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答案】 A18、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A.观察法B.访问法C.问卷法D.调查法【答案】 A19、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是我国古代()。A.孔子B.孟子C.墨家D.荀子【答案】 C20、认识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值就扩大10倍,从而想到,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值就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这种思维属于( )A.类比B.联想C

6、.归纳D.实验【答案】 B21、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教师在同一节课里以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等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教。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A.个别教学B.课堂教学C.混合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 D22、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是( )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现场教学【答案】 C23、下列对小学生知觉发展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B.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C.策略性逐渐提高D.能够确定较远的空间距离【答案】 D24、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

7、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答案】 D25、我国教育的根本特点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重视智育C.贯彻安全至上要求D.坚持智育与体育并重【答案】 A26、小学教师用小红花小红旗的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诚实助人为乐的行为,这种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 D27、 实验证明:学习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佳。A.50B.100C.150D.200【答案】

8、 C28、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答案】 B29、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的发明成果,碑刻书画,这对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参观法D.言语直观【答案】 C30、“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答案】 A31、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这属于(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答案】 B32、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

9、,作为学校为法定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构成的是(?)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标【答案】 A3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答案】 C34、“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答案】 B35、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答案】 D36、某版教科书敬业与乐业课后有一段补白,介绍了“因果类复句”的

10、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A.练习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选文系统【答案】 C37、“开其意,达其辞”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 C3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凯洛夫【答案】 B39、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 )岁的儿童。A.511B.5l2C.612D.713【答案】 C40、(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

11、分析和评定的过程。A.教学评价B.教学测量C.课程评价D.教学模式【答案】 A4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 C42、1878年,( )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A.盛宣怀B.张焕纶C.程庆魁D.王有志【答案】 B43、班级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 )A.埃拉斯莫斯B.泰勒C.德鲁克D.舒尔茨【答案】 C44、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几部分。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C.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D.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答案】 A45、在一天的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这种教学研究方法是()。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职业发展D.行动研究【答案】 A46、“砖能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