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1837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山西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把儿童比作太阳,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A.独立性B.继承性C.社会性D.永恒性3.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4.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学科开设顺序B.教学时数C.课程设置D.学年编制5.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除课程计划外,还包括A.课程设计和课程标准B.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C.课程标准和教

2、材D.课程评价和教材6.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是贮存在哪一种记忆中的两种记忆方式()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7.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分配8.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课程D.教学9.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A.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10.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中,特别把美育提出来,将体、智、德、美四育并列的人是()A.

3、席勒B.蔡元培C.陶行知D.朱自清11.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心理学D.教育生理学12.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13.林老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林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一课程的特点?()A.活动课程B.隐眭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14.教育学中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教育是指A.家庭教育B.特殊教育C.职业教育D.学校教育15.在我国近代,“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

4、空话”。这是由于()。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16.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个人B.小组C.班级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17.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A.611岁B.712岁C.11、1214、15岁D.12、1315、16岁18.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19.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0.

5、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21.读了红楼梦中对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描述,头脑中浮现出她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属于()。A.感觉B.记忆C.想象D.思维22.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这体现的动作技能特点是A.动作进行的外显性B.动作结构的展开性C.动作记忆的内隐性D.动作对象的物质性23.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24.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

6、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25.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A.情绪B.性格C.兴趣D.动机二、判断题(8题)26.感觉的适应与感受性的变化密切相关。A.正确B.错误27.课程计划是规定各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的指导性文件。A.正确B.错误28.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A.正确B.错误29.社会需要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正确B.错误30.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1.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A.正确B.错误32.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3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

7、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35.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四、简答题(10题)36.什么是意志?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37.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38.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9.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40.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41.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42.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43.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44.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45.教育

8、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些特征?如何适应?参考答案1.D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教育要“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他把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这就是著名的“儿童中心论”。2.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掩盖了剥削阶级教育的阶级实质,是不科学的观点。3.A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意为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4.C暂无解析5.C在我国,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三部分,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9、、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6.C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期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7.A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其中,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8.A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确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它进行,因此它居于核心地位。9.B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影响”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

10、然后通过集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10.B在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提出来的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时值1912年。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五育并举。11.A12.B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果断性。13.B14.D快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15.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实践证明,离开革命,“

11、教育救国”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的程度16.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17.C暂无解析18.D19.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20.D21.C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2.B动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星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

12、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23.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24.C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25.A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成内部驱力。26.A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27

13、.A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结构。28.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29.B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阑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社

14、会生产力制约,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教育为社会服务,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所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0.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1.B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完全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讲授法只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注入式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都可以在讲授法中体现。32.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3.B此说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34.人工概念35.义务教育36.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叫作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特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