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76396324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一单选题(共60题)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内容,构成了()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A.实验主义B.经验主义C.实用主义D.进步主义【答案】 C2、“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 A3、为更好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在校课余生活,充分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学校开设了音乐、美术、科技、劳技等各种兴趣小组,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

2、的纪律【答案】 B4、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A.加拿大B.美国C.法国D.英国【答案】 D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识方式属于()A.A冲动型B.B直觉型C.C继时型D.同时性【答案】 C6、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A.建设的目标B.实现目标的途径C.具体方法D.工作程序【答案】 A7、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做( )A.分类B.概括C.抽象D.比较【答案】 C8、刚开

3、始学习汉字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在”和“再”,“末”和“未”,按照条件反射有关理论,这属于()A.效果扩散B.分化C.泛化D.习得【答案】 C9、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 B10、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些功能?( ) A.经济功能B.政冶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 A11、小东每次锁门离家后,明知已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有锁上,非要返回检查才安心。他的这种表现属于()A.强迫恐惧B.强迫焦虑C.强迫观念D.强迫行为【答案】 D12、人们通常认为林黛玉最典型的特点是

4、“多愁善感”,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次要特质D.中心特质【答案】 B13、一年一度的教师资格考试属于()。A.绝对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A1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A.功能因素B.定势C.原型启发D.负迁移【答案】 C15、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负向迁移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思维定势【答案】 C16、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

5、经验B.替代性经验C.言语说服D.情绪唤起【答案】 B17、决定受教育权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文化【答案】 A18、课程开发应该包括教育目标的确立、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环节。该论述对应的课程编制模式是()。A.过程模式B.目标模式C.评价模式D.开发模式【答案】 B19、通常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是指( )。A.群体凝聚力B.课堂气氛C.群体规范D.课堂人际关系【答案】 B20、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A.成就动机B.归因C.认知失调D.自我效能感【答案】 D2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

6、.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答案】 A22、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不当表现是()。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答案】 C23、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答案】 B24、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幸福感【答案】 B25、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不足在于(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

7、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答案】 D26、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A.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C.揭示教育规律?D.分析教育现象【答案】 C27、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D2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与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相同的()A.春风化雨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8、大疑则大进【答案】 B29、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答案】 C30、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 )。A.蔡元培B.席勒C.王国维D.斯宾塞【答案】 A31、“仁言不如仁声(音乐)之人人深也”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答案】 B32、下列不属于备课内容的是( )A.复习B.研究教材C.了解学生D.写课时计划【答案】 A33、新教师王老师在上入职后的第一节课时,尽管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紧张,她的教学过程显得匆忙,语速快,也没有关

9、注到学生。最后还没有按时下课。你认为王老师今后在教师能力素养方面应首先提高( )A.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B.语言表达能力C.组织管理能力D.自我调控能力【答案】 A34、(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A.传递接受式B.加涅模式C.自学辅导式D.范例教学模式【答案】 A3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答案】 D36、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第三步是()A.定义B.讽刺C.助产术D.启发【答案】 C37、()是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

10、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A.教育总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 D38、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格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是()A.本我B.自我C.超我D.潜意识【答案】 A39、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编码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答案】 D40、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问卷法C.历史法D.实

11、验法【答案】 D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表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内驱力【答案】 A42、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答案】 C4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体现了()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答案】 B44、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成就【答案】 A45、教学过程以( )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综合活动【答案】 A46、( )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A.调查法B.问卷法C.观察法D.实验法【答案】 C47、学生小李在公共场合讲话的时候,总是脸红、发抖、声音发颤甚至口吃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A.抑郁症B.强迫症C.焦虑症D.社交恐惧【答案】 D48、小文因上课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