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湖南省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答案】 B2、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构成身体组织的成分B.构成酶和激素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C.形成抗体D.供给能量E.防止产生酮体【答案】 A3、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答案】 C4、学校中开展各种活动基本的基础组织是( )A.年级B.少先队C.小组D.班级【答案】 D5、关于个人自我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 )A.认知策略B.认知能力C.基本认知D.元认知【答案】 D6、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答案】 C7、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为()A.教育目标B.管理目标C.教学目标D.教育目的【答案】 B8、身高组别体重指标主要用于评价儿童健康状况的A.近期营养状况B.远期营养状况C.心理健康D.智力发育E.体能状况【答案】 A9、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2009-05)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班杜拉【答案】 A10、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 C11、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水平的优劣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层次的高低【答案】 A12、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A.认知结构B.价值体系C.观念系统D.策略框架【答案】 B13、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德育意义B.德育内容C.德育目标D.德育任务【答案】 C1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个性的培养B.创造能力的培养C.实践能力的培养D.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 B15、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尽心上》【答案】 D16、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有()A.提高人口素质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C.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D.产生新的生产力【答案】 A17、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是( )A.普及性B.基础性C.发展性D.精英性【答案】 D18、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B.效果律C.动机律D.练习律【答案】 B19、“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继承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 C2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联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21、()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年龄结构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阶级结构【答案】 B22、心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答案】 C23、我国世界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尚书》D.《大学》【答案】 A24、班级授课制首行于()的欧洲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答案】 B25、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别()A.机能主义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C.构造主义心理学D.入本主义心理学【答案】 C26、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A.夏代B.商代C.西周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 A27、教师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这样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B.身心健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答案】 D28、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尽心上》【答案】 D29、婴儿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一般是()2009-11)A.3个月B.6个月C.8个月D.12个月【答案】 B30、在班级授课制要求下,课程表的编制依据是()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原则【答案】 A3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答案】 D3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答案】 D3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答案】 B3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答案】 A35、提问者要求列举木材的用途回答可能是:桌椅材料、做成艺术品、筷子等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抽象思维B.联想思维C.发散思维D.逻辑思维【答案】 C36、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共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是(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 D37、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是( ) .A.学科编制B.学科顺序C.教学科目的设置D.课时分配【答案】 C38、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兴趣小组B.教学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答案】 B39、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答案】 B40、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答案】 C41、信息清理的常用办法有A.双份录入或专人检查B.目测是否存在相同格式C.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阶段确定编码属性D.应用逻辑检查进行查错E.目测能否发现空白数据【答案】 B42、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2008-11)A.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条件反射的笑【答案】 B43、在大肠癌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O/A/B/AB型,为比较病例组合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需要采用A.t检验B.方差分析C.x2检验D.u检验E.配对t检验【答案】 C44、反映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B.难度C.信度D.区分度【答案】 C45、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个性的培养B.创新精神的培养C.实践能力的培养D.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 B4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学校B.心理咨询室C.医院D.课堂【答案】 A4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2009-05)A.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B.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答案】 A48、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答案】 B49、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 C5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联系中期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B.高原现象C.低估现象D.挫折现象【答案】 B5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答案】 C52、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多是首先从()的立法开始的A.基础教育B.职业教育C.成人教育D.髙等教育【答案】 A53、认知内驱力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