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品加工新技术04.禽蛋贮藏保鲜与洁蛋加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品加工新技术04.禽蛋贮藏保鲜与洁蛋加工技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禽蛋贮藏保鲜与洁蛋加工技术第一节 禽蛋的贮存保鲜方法一、禽蛋贮运保鲜机理 (一)禽蛋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 1.物理变化 禽蛋产出后,通过蛋壳上分布的大量气孔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在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影响下,主要引起蛋内水分、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进而引起禽蛋质量的变化。 新鲜禽蛋在贮藏时,通过扩散、渗透,蛋白中的水分既要向蛋外逸出,又 要向蛋黄渗入。环境湿度越高,蛋白水分通过气孔的逸散就越慢,禽蛋失重就 越小。环境温度的升高,会加剧失重。同时,蛋白水分向蛋黄内渗透,使蛋黄含水量增加。随着温度的提高、贮藏时间的延长,蛋黄膜因过度紧张而失去弹性,稍受振动,就会导致蛋黄膜破裂,蛋黄与蛋白互相混合
2、形成散黄蛋。与此 同时,随着水分的不断消失,气室会不断增大,温度高则变化快,温度低则变 化缓慢。 2.化学变化 新鲜禽蛋的蛋白pH为7.57.6,当禽蛋接近变质时,其 pH有下降的趋势。当蛋白pH降至7.0左右时尚可食用,若继续下降,则不 宜食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由于禽蛋本身的呼吸及微生物的作用,蛋内营 养物质不断转化和分解。微生物可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经脱氨基、脱羧基、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生成多肽、有机酸、呵噪、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产物,使蛋产生各种强烈的臭气。蛋黄中的脂肪在微生物产生的脂 肪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而被分解成低分子的醛、酮、酸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3、。蛋液中的糖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有机酸、乙 醇、二氧化碳、甲烷等。位于蛋黄两端的系带,受酶的作用发生水解,逐渐变细,甚至完全消失,造成蛋黄移位,出现靠黄蛋和贴壳蛋。 3.生理学变化当贮藏温度达到25以上时,受精卵在胚胎周围产生网状血丝、血圈甚至血筋,成为胚胎发育蛋。未受精卵的胚胎也会出现膨大现象,成为热伤蛋。 4.微生物学变化当产蛋母含患病、生殖道被细菌感染或发生炎症时,或者在禽蛋产出后,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蛋壳,通过气孔或裂纹侵入蛋内,都将导致禽蛋内出现微生物。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各种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霉 菌使禽蛋产生霉斑、丝状物,具有浓烈的霉味和酸败气味。细菌则使蛋白变 稀,系带液化
4、断裂,蛋黄上浮而黏附于蛋壳上,蛋黄膜失去弹性而破裂,蛋白与蛋黄相混,色泽变黑,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等臭味气体。 (二)禽蛋的腐败变质 1.禽蛋腐败变质的原因 禽蛋腐败变质是微生物、环境因素和禽蛋本身的特性三者相互影响、发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微生物是使禽蛋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2.禽蛋中微生物的来源 禽蛋在形成过程中、产出后在流通领域中或在蛋品加工厂内,由于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同,污染的微生物种类及污染程度各异。 (1)禽蛋形成过程中污染微生物 在生理结构上,母禽生殖系统与泄殖腔 直接相邻。正常的情况下,母禽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生理防御机能,如蛋白内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吞噬反应,输卵管蠕动收缩能产生机
5、械排除作用等。 因此,禽蛋内部一般是没有微生物的。当产蛋母禽患病时,蛋在形成过程中就 可能污染微生物。首先,生病母禽体质弱、抵抗力差,若饲料中污染有沙门氏 菌,其中的沙门氏菌可通过鸡的消化道进入血液,最后转到卵巢侵入卵黄,使 其污染沙门氏菌。其次,生病母禽的卵巢和输卵管中往往有病原菌侵入,使蛋 有可能污染各种病菌。例如:母鸡患白痢时,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在卵巢内存 在,该鸡所产的蛋随之可能染上鸡白痢沙门氏菌。 (2)禽蛋贮存过程中会污染微生物 禽蛋具有外蛋壳膜、内蛋壳膜和蛋白 膜,对蛋壳上的微生物入侵,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另外,蛋白中的溶菌酶能杀灭侵入蛋液里的各种微生物。但是这些功能随着贮存时间的
6、延长而逐渐下 降,外界微生物接触蛋壳,通过气孔或裂纹侵入蛋内而得到繁殖。 蛋内常发现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和霉菌,且多为好气性菌,但也有嫌气性菌。蛋内发现的细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沙门氏菌属等。蛋内发现的霉菌有曲霉菌、青霉菌、毛毒菌、地霉菌和 白霉菌等。 3.禽蛋腐败变质的种类 禽蛋的腐败变质大致可分为细菌性腐败变质和霉菌性腐败变质两类。 (1)细菌性腐败变质 细菌性腐败变质是指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引起的腐 败变质。由于细菌种类不同,蛋的变质情况也非常复杂。细菌侵入蛋内后,一般蛋白先开始变质,然后蔓延到蛋黄。蛋白腐败初期,一小部分呈淡灰绿色,随后这种颜色扩大到全部
7、蛋白,蛋白变成稀薄状并具有腐败气味。蛋黄上浮,黏附于蛋壳上并逐渐干结,蛋黄失去弹性而破裂形成散黄蛋。散黄蛋的蛋液混 浊不清,迅速腐败,产生大量硫化氢并很快变黑,称为黑腐蛋。黑腐蛋的蛋壳 呈灰色,从蛋壳气孔向外逸出臭味。当气体产生过快、过多时,造成蛋壳内的 压力增大,蛋壳爆裂,蛋的内容物流出来并发出强烈的臭味。鲜蛋的腐败也由此达到最高阶段。 霉菌性腐败变质是指以霉菌为主的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蛋中常出现褐色或其他颜色的丝状物,主要是由蜡叶芽孢霉菌和褐霉 (2)霉菌性腐败变质 禽蛋腐败变质主要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禽菌所引起。其他如青霉菌、曲霉菌、白霉菌,均能使禽蛋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败变质。 4.禽蛋腐
8、败变质的化学过程 (1)禽蛋中蛋白质的分解 蛋白质在梭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蛋营养成分被分解。 属等产生的蛋白酶和肽链内切酶等的作用下,首先分解为肽,并经断链形成氨基酸,在相应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分解而使禽蛋出现腐败特征。 (2)禽蛋中脂肪的酸败 微生物侵入蛋内后,油脂主要经过水解与氧化,产生相应的分解产物。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磷脂可以被细菌分解生成含氮的碱性有机物质,其中主要为胆碱。胆碱无毒,被细菌作用后生成有毒的化合物,如神经碱和尊毒碱等。 (3)禽蛋中糖的分解 蛋白内含有少量的糖,微生物侵入蛋内后,产生糖酶,将糖分解成丁酸等小分子物质。如普通大肠杆菌能使糖分解为乳酸、醋酸、丙酸
9、、丁酸、草酸、二氧化碳、甲烷和氢气等,甲烷菌能使糖分解成较多的甲烷。微生物分解糖的产物一般无毒性,但对禽蛋的腐败变质有很大的影响。 5.影响禽蛋腐败变质的因素 (1)环境的清洁程度 母鸡产蛋和存放鲜蛋的场所清洁,则鲜蛋被微生物污染的机会减少,有利于禽蛋的保鲜。 (2)气温 气温是影响禽蛋腐败变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境因素。蛋壳内、外的细菌大部分属于嗜温菌,其生长所需温度为1045(最适温度为 2040)。较高的气温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容易使细菌侵入蛋内,迅速发育、繁殖,分解蛋液内的营养物质,造成禽蛋腐败变质。因此,夏季最易出现腐败蛋。另外,高温增加蛋内的水分向外蒸发的速度,导致气室变 大;
10、增加蛋白水分向蛋黄的渗入,使蛋黄膜过度紧张失去弹性而崩解,形成 散黄蛋;使蛋内酶的活动加强,加速蛋中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蛋的腐败变质。 (3)湿度 禽蛋在高湿环境下容易腐败变质,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除需 要适宜的温度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湿度。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湿度愈高,禽蛋腐败变质的时间愈短。霉菌的生长、繁殖与湿度的关系最密切,只要湿度适宜,即使在较低温度下,也能生长繁殖。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禽蛋最易发生 霉菌性的腐败变质。空气温、湿度对霉菌发育的影响见表2-1。 (4)壳外膜的情况 壳外膜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禽蛋不受微生物侵入,所以,壳外膜是禽蛋防止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壳外膜很容易消失或脱落
11、,壳外膜消失或脱落后,外界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便通过气孔侵入蛋内,加速 蛋的腐败变质。鸡蛋经水洗和雨淋后,微生物侵入的情况见表2-2。由表可知,同样品质的鸡蛋在同一条件下贮存,由于处理方法不同,导致微生物侵入 禽蛋的速度也各不相同。雨淋蛋贮存15天,检出微生物的蛋占42.8%;贮存 30天,100%的蛋检出微生物。对照蛋(未雨淋和水洗蛋)贮存15天、30天,检出微生物的蛋仅占7.1%、10%。因此,雨淋或水洗造成壳外膜消失,是微生物侵入禽蛋的重要因素。 (5)蛋壳的破损 蛋壳具有抵抗微生物侵入和繁殖的能力,主要原因是蛋壳表面的薄膜能延缓水分的损失和阻止微生物的侵入。蛋壳破损,导致微生物 容易侵
12、入蛋液,加速禽蛋的腐败变质。破壳蛋腐败变质的速度与气温有密切的关系,详见表2-3。从表可以看出,破壳蛋比未破壳蛋(对照蛋)容易腐败变 质,开始腐败变质所需的时间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少。 (6)禽蛋的品质情况 禽蛋的腐败变质与禽蛋的品质、微生物污染的程度 有直接的关系,新鲜蛋里微生物污染很少,甚至无菌。陈旧蛋和变质蛋的微生物污染严重,极易腐败变质。6.腐败变质蛋的危害 腐败变质的禽蛋首先是带有使人难以接受的感官 性状,如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异常的颜色、酸臭味道、组织结构被破坏、有污秽感等。其次,化学成分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维生素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腐败变质的蛋失去了营养价值。
13、腐败变质的蛋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菌类相当复杂,菌量增多,因而致病菌和产毒菌的存在机会增加。由于菌量增多,可能有沙门氏菌和某些致病性细 菌,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为了保障人体健康,轻度腐败变质蛋必须经过高温处理后才可食用,严重腐败蛋只能废弃或作肥料用。 二、冷藏法 鲜蛋的冷藏主要是利用低温条件,抑制鲜蛋的酶活动,降低新陈代谢,减少干耗率。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减少生物性腐败的发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鲜蛋的品质。 (一)冷藏前的准备工作 1.冷库消毒 鲜蛋入库前,库内应预先加以消毒和通风。目前多采用一定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喷雾消毒和用乳酸熏蒸消毒,以消灭库内残存微生物。对库内的垫木、码架
14、等用具应在库外预先用热碱水刷洗,置阳光下暴晒,然后入库。冷藏间必须清洁、无异味,设置防鼠设施。 2.严格选蛋 送入冷藏库的蛋在入库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外观检查和灯光透视,剔除破损蛋、污壳蛋和劣质蛋等不符合标准的降级蛋。 3.合理包装入库 鲜蛋的包装要清洁、干燥、不吸潮、无异味、利于通风。 4.鲜蛋预冷 选好的鲜蛋在冷藏前必须经过预冷,以使鲜蛋由常温状态逐渐降低到接近冷藏温度。预冷的目的是防止蛋体结露以及突然降温造成蛋内容物收缩,引起鲜蛋蛋白加快变稀,蛋黄膜韧性减弱。同时,微生物也容易随空气进入蛋内,使蛋逐渐变质。预冷应在专用冷却间内进行,通过微风速冷风机,使冷却间空气降温缓慢而均匀,一般空气流速为
15、0.30.5米/秒,每12小时冷却间温度降低1,相对湿度为75%85%。一般经2040小时蛋温降至23即可停止降温,结束预冷转入冷藏库。 (二)入库后的冷藏管理 1.码垛 要求为了使冷库内的温、湿度均匀和改善库内的通风条件,蛋箱码垛应顺冷空气流向整齐排列,垛位距进、出风口宜远不宜近,垛距墙壁30厘米左右,垛间距25厘米左右,箱间距35厘米,木箱码垛高度为31层,垛高不能超过风道的进、出风口。每批鲜蛋进库后标明入库日期、数量、类别、产地。 2.控制指标 冷藏库内温、湿度的控制是取得良好冷藏效果的关键。GB 2748-2003鲜蛋卫生标准规定鲜蛋冷藏温度为-10。与其对应的相对湿度,一般控制为85
16、%88%。为了防止库内不良气体影响鲜蛋品质,要定时换入新鲜空气,换气量一般是每昼夜24个库室容积,换气量过大会增加 蛋的干耗及设备的能量损耗。 3.质量检查 为了了解鲜蛋的冷藏效果,要求冷藏期间定期检查鲜蛋质量。质量检查一般采取抽查法。对抽查的蛋样,采用灯光透视检查和目视检查法。抽查分为入库前抽查、冷藏期间抽查(每隔1530天抽查一次)、出库前 抽查,其数量约为1%。抽查过程中发现质量较差的,可适当增加抽查数量。 (三)出库 冷藏蛋在出库时,应该采取预升温措施,在特设的房间内使蛋的温度慢慢升高,防止直接出库时,由于蛋温低,与外界热空气接触,温差过大,在蛋壳表面凝结水珠,形成出汗蛋。出汗蛋既降低等级,又易污染微生物而引起变质。 三、气调法 气调法主要是把鲜蛋贮藏在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中,使蛋内自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