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5947076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7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览收藏-关注 第十版依据考试大纲 总结命题规律辅导备考策略 历年考题详析梳理考试要点 总结核心知识筛选最新考点 拓展解题思路精编典型习题 积累备考经验全真模拟测试 预测考试趋势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考点课堂 素材精粹让学习为我们创造终生价值 2015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高中)真题 1.【单项选择题】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铁凝哦,香雪 B.小仲马茶花女 C.莫泊桑羊脂球 D.茹志鹃百合花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主题。A 项哦,香雪以香雪为主要人物,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

2、主要地点,以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展开描写,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B 项茶花女通过一个妓女的恋爱悲剧,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C 项羊脂球选择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妓女羊脂球在与一群贵族老爷太太们结伴逃难的旅途中,为大家闯过饥饿和被敌扣留等难关而慷慨舍食和羞于委身敌寇,但到头来却遭到被救者们的嘲笑、轻蔑和谩骂,落个饥寒交迫、痛苦绝望的惨状故事。D 项百合花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

3、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年轻战士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身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因此答案选择 B 选项。2.【单项选择题】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A.陌上桑 B.屈原离骚 C.诗经氓 D.白居易长恨歌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时期。A 项陌上桑是汉乐府,创作于南朝;B 项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创作于战国;C 项诗经氓是一首叙事诗,创作于约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D 项长恨歌创作于唐朝。因此答案选择 C 选项。3.【单项选择题】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

4、作品,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雨果巴黎圣母院 B.老舍茶馆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文学。A 项,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就是运用了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因此选择 A 项。4.【单项选择题】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下列名句合适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

5、本分析。A 项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冬季景色;B 项出自韩愈的晚春,描写的是春景;C 项出自柳永的雨霖铃,由“寒蝉”得知是秋景;D 项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由“西风”“黄花”,得知是秋景。答案选择 B 选项。5.【单项选择题】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 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A 项“总角”是

6、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孩子,借指幼年;B项“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 15 岁时束发为髻,成童,即指 15 至 20 岁;C 项“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D 项“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所以“加冠”指满二十岁。因此答案选择D 选项。6.【单项选择题】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虚词“而”的不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A 项表示转折;B 项表示并列:C

7、 项表示顺承、承接;D 项表示因果。因此答案选择 C。7.【单项选择题】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合适的是()。A.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边城)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C.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祝福)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言基础知识

8、中的修辞。A 项用了拟人的修辞。B 项使用了通感的手法,“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产生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之感,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C 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 项无修辞手法。因此答案选择 B 选项。8.【单项选择题】教师安排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设计了“悦读”学习自我评价表(见下表),对该评价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具有操作性,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讨论、交流能力 B.具有过程性,能够考察学生在阅读中的合作学习状况 C.具有激励性,能够激发自我评价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D.具有统一性,能够用标准的尺度对学生阅读作终结性评价 正确

9、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因此这种自我评价是依据各自学习和发展的特点进行的评价,并不具有标准尺度,且此评价不属于终结性评价。9.【单项选择题】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围绕“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深入研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阅读论述性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 B.阅读常用应用文,教师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做过多分析 C.阅读新闻,教师

10、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等 D.阅读文学作品,教师应重视对文本的具体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无限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任意表达个人见解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标中教学实施建议的理解。A 选项是对阅读新闻的指导建议,C 选项是对阅读论述性文章的指导建议,D 选项中作品内容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并非无限性。应鼓励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通过查阅资料知人论世,而非任意表达个人见解。B 项论述正确,故选 B。10.【单项选择题】某版教科书中再别康桥有一道课后练习题“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康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体会

11、诗人寄托在这个世界中的独特情感”,对该练习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能够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理解诗歌内容 B.能够引导学生体会节奏感受诗歌语言 C.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句式,梳理诗歌结构 D.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意境,体会诗歌内蕴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设计中练习题设计的理解。此问题的关键在后面“体会诗人独特情感”,由此可知此问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即诗歌内容。而“说说康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则是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呈现出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且分析过程应结合具体诗句,引导学生通过诗句语言,体会诗歌节奏美,感悟诗人情感。因此答案选择 C 选项。11.【单项选择题】

12、阅读有关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今天上午教学孔雀东南飞,一位学生说:“刘兰芝和焦仲卿为什么非要死呢?怎么不状告焦母?”全班一片哗然。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利用这个问题引导大家讨论刘兰芝、焦仲卿的命运。学生有的说他们可以像司马相如、卓文君那样私奔有的说将就过日子不也挺好的嘛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结论的可能性:(1)起诉焦母不可能,当时没有婚姻法。就是有,也会站在封建家长一方;(2)如果他们私奔,可以逃离本地,却逃不出那个社会;(3)如果他们屈从,人物形象不那么鲜明,情节也不那么动人,故事就缺乏悲剧色彩。最终,全班认识到:他们只有为了爱情“同归于尽”,化作鸳鸯鸟,才能体现对

13、封建家长制扼杀忠贞爱情的批判。以及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对该教学叙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生成的起点 B.学生通过讨论各种可能性,从多元的视角解读诗歌 C.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问题生成的空间,找到新的教学切人点 D.教师灵活放弃课堂预设,转换到新的方向,得出新的结论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施。此材料中可明显看出教师灵活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且加以正确的引导,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 D 选项中“教师放弃课程预设”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选择 D 选项。12.【单项选择题】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节选),按要求答题。这节

14、课的重点是带领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我准备分四个环节展开:第一,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师生讨论;然后再找出贾府中其他人描述林黛玉的句子,师生讨论。第二,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片段。第三,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比较两篇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塑造人物方面的特点,学生讨论,小组汇报,展示个性化观点。第四,教师评价。总结,布置作业。对该教学设计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从整体设计和安排来看,教师对课文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够准确 B.第一环节从直接描写的角度,引导学生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C.第二环节

15、使用视频时没有提出具体学习要求,教学意图不明确 D.第三环节拓展阅读引入的资料与课文的教学重点联系不紧密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材料中首句已经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且围绕具体环节展开。所以 A 选项后半句说法错误。而第一环节在引导学生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时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描写,所以 B 项说法错误。第二环节只是引入视频,并未作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所以 C 选项分析正确。第三环节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小说内容意在比较其中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展开的所以 D 选项说法错误。因此答案选择 C 选项。13.【单项选择题】阅读荷花淀教学实录(节

16、选),按要求答题。师:孙犁用寥寥数语就为我们勾勒出荷花淀不同的女性形象。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女性个性鲜明,但孙犁却并没有给她们取名字,这是疏忽吗?生:我认为作者不是写个体,而是以这些女人为代表的荷花淀人民,写的是群像。师:是啊,这些女人正如荷花淀的荷花一样可爱。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柔弱的女人积极投身到这场战争中呢?生:写女人投入到战争中,是为了表现抗战时期人民的顽强精神。生:连女人都投入到战争中,说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保卫国家而行动。师:哦,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我由此想到一个问题,战争是残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三幅照片,直面战争的本来面目(全班看图片)。战争留给人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悲伤,但孙犁笔下的战争为什么透着一种美感?请大家思考,一会儿各抒己见。对该教学实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师从不同视角提出问题,对文本把握得比较深入 B.三个问题搭建学习平台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C.问题一和问题三设计巧妙,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 D.引入的图片资源具有明确导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施。教学实录中教师引入图片是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未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