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DHL-HP-15-C 15 1核 技 术 应 用 项 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报批版 )填 表 人项目联系人法人代表签字填报单位全名联系联系深圳市人民医院填报单位公章2015年 12月 Z日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制表 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深圳市人民医院通讯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北路 1017 号法人代表姓名邮编联系人及项目名称核医学科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项目建设地点深圳市南山区龙苑路 16 号深 圳市龙珠医院门诊楼一层建设性质改建项目用途放射诊疗项目依据/总投资(万元)200核技术项目 投资(万元)120核技术项目 环保投资(万元)80应用 类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99mTc、131I)SPECT/CT/1.1 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深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 1946 年, 前身是宝安县医院, 1979 年伴随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更名为深圳市人民医院 1994 年被评为深圳首家“三级甲等” 医院 1996 年经国务院侨办 批准成为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05 年升格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伴随 着经济特区的成长, 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 技术力量雄厚, 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深圳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 院占地面积 13.82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1.3 万平方米, 编制病床 2100 张, 开放病床 2400 张 2013 年出院病人 8.04 万人次,门诊量 300 多万人次目前医院有两个门诊部(一、二门诊部)、 一个住院部(又称留医部)及一个分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本项目概况医院现有核医学科所在的 5 号楼, 由于建成较早, 基础设施已经老化, 医院规划对 5 号楼进行拆除, 建立新的内科综合大楼, 因此拟对核医学科进行搬迁, 搬迁地点位于深圳 市南山区龙苑路 16 号深圳市龙珠医院门诊楼一层,深圳市人民医院租用了该场所,作为新大楼建设期间的过渡场所使用(场地租赁合同见附件 7)深圳市人民医院租用场所与龙珠医院 PET-CT 相邻,龙珠医院 PET-CT 建成于 2006年,龙珠医院于 2006 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PET-CT 场所一直于 20111年投入使用, 并于 2011 年 5 月份申请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龙珠医院 PET-CT 自投入使用以来,病人一直较少,只使用放射性核素 18F。
深圳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与龙珠医院PET-CT 相邻,中间设有防护墙、通道安装有防护门将龙珠医院 PET-CT 与本项目核医学科分隔为两个场所,互不干扰评价规模深圳市人民医院现有核医学科已履行环保手续, 核医学科场所的退役已委托有资质的 单位进行环评, 因此本次评价主要针对核医学科搬迁后的情况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本场所 为核医学科过渡场所,医院规划使用放射性核素 99mTc 和 131I 用于核素显像、甲亢治疗,评价规模具体见表 1-1表 1-1 本次评价规模放射性核素核素名称每人每次用 量(Bq)每日最大患 者数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操 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规划天数99mTc(核素显像)7.4×108201.48×10101.48×1083.7×1012250131I(甲亢治 疗)3.7×108207.4×1097.4×1081.85×1011250131I(甲状腺显像及全身 显像)7.4×10721.48×1081.48×1071.776×1010120射线装置名称型号管电压(kV)管电流(mA)数量备注SPECT/CTDiscovery VH14021搬迁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 3 号令)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 年,环境保护部第 33 号令)规 定,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 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8 年,环境保护部第 3 号令),该报告表应报广东省环境 保护厅审批受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委托, 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承担该项目的辐射专项环评工作2住院部1.2 项目概况1.2.1 地理位置深圳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本次搬迁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龙苑路 16 号深圳市龙珠 医院门诊楼一层, 地理位置详见图 1-1,医院总平面布置图见图 1-2,项目四至示意图见图 1-3深圳市人民医院核医学 科搬迁后位置●200m图 1-1 项目地理位置图3住院部北门诊部核医学科图 1-2 医院总平面布置图4北塘 朗 山55m75m155道 路深圳市医疗 卫生 专业服务中心340m养 老护理 院m岚峰苑门诊楼核医学科塘 朗 山住院部200m龙 苑 路中爱花园图 1-3 核医学科四至示意图51.2.2 履行环境保护手续回顾(1)核技术应用项目回顾深圳市人民医院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粤环辐证[00740],批准 的活动范围包括使用Ⅲ类、 V 放射源;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许可证见附件1,深圳市人民医院原有核技术项目见表1-2,该医院已于2010 年通过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批复见附件2。
表 1-2 原有核技术应用使用规模射线装置序号装置名称类别数量活动种类1医用加速器Ⅱ2使用2医用介入 X 射线 装置Ⅱ2使用3X 射线装置Ⅲ32使用放射源序号核素类别总活度(贝 克)活动种类1192IrⅢ3.7E+11使用290Sr-90YⅤ1.28E+9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工作场所名称场所等级核素日等效最 大操作量年最大用 量活动种类1核医学科乙级125I1.85E+78.88E+9使用2核医学科乙级131I7.4E+51.8E+11使用3核医学科乙级99mTc1.2E+82.8E+12使用4核医学科乙级32P1.8E+72.2E+9使用5核医学科乙级89Sr1.1E+72.2E+9使用6核医学科乙级18F2.6E+66.3E+10使用2014 年深圳市人民医院委托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针对其拟在新外科楼一楼 开展125I 粒子植入治疗项目, 以及在介入微创诊疗中心扩建2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 置(其中一部DSA配套有CT 系统) 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于2015 年9月取得环评批复(详见附件3)(2)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根据院方提供的最近两年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报告,对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分析具体见表 1-3,6表 1-3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最近两年受照剂量分析2014 年检测结果(mSv)姓名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年度累计剂量卢慧0.430.570.460.081.54张英男0.250.270.170.120.81郑尔冬0.230.1<0.03<0.030.36郭一玲0.270.390.340.231.23陈佐伟0.641.020.560.372.59李燕任0.080.030.07<0.030.195本底 2///0.730.732015 年检测结果(mSv)姓名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年度累计剂量卢慧0.390.190.10/0.68张英男0.270.10<0.03/0.40郑尔冬0.110.13<0.03/0.27郭一玲0.320.160.03/0.51陈佐伟0.610.460.14/1.21李燕任0.310.080.04/0.43深圳市人民医院一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 作,今后将继续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监测。
由上表分析,医院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 量管理良好,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值最大为 2.59mSv,均低于管理目标值小于 5mSv/a,个人剂量检测报告详见附件 4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 2014 年4 月 24 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7 号,2002 年 10 月 28 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2003 年 6 月 28 日;(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理》,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 29 日;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 33 号, 2015 年 3月 19 日修订;7(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 2005 年8 月 31 日;(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部 3 号令, 2008年 11 月 21 日修订;(8)《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保总局第 26 号公告, 2006年 5 月 30 日;(9)《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 25 号, 1989 年 1 月 13 日;(10)《广东省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第 65 号令, 2001 年 4月 16 日;(11)《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 年11 月 28 日修订。
1.3.2 技术导则及规范(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