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真题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5789601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真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真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真题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览收藏-关注 第十版依据考试大纲 总结命题规律辅导备考策略 历年考题详析梳理考试要点 总结核心知识筛选最新考点 拓展解题思路精编典型习题 积累备考经验全真模拟测试 预测考试趋势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考点课堂 素材精粹让学习为我们创造终生价值2018 年下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真题解析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真题解析 1 图民居墙厚窗小,符合干旱炎热环境条件,C 项正确。A 项,图为雪屋,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图为福建土楼,位于炎热气候湿润区,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图为炎热多雨环境下的民居,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2 比例尺公式为:图上距离/

2、实地距离,7.5 厘米/7.5 千米等于 1:10 万。大比例尺为:大于等于 1:10万;小比例尺为:小于等于 1:100 万;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等比例尺,D 项正确,ABC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3 正轴方位投影投影面与地轴相垂直,两极地区变形较小,C 项正确。A 项,横轴方位投影,地轴与投影面相平行,赤道地区变形较小,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斜轴方位投影,地轴与投影面斜交,地球与投影面相切处变形最小,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正轴圆锥投影投影后经纬线均为一组平行且间隔相等的直线,经线与纬线垂直,适合做世界时区图,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4 该地区等高线数值低于

3、500 米,等高线比较密集,但相对坡度较小,为丘陵,D 项正确。A 项,山地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较大,且海拔高于 500 米,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高原的等高线特征为中间疏、四周密,且数值高于 500 米,与题干不符,排除。第 1 页,共 11 页C 项,平原的等高线稀疏,海拔低于 200 米,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5 读图可知,丙丁两处等高线密集,且穿过不同等高线,该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地带,丙丁为河流,二者交汇后为甲,甲为河流,乙处等高线较稀疏,且基本沿等高线修建,为水渠,B项正确,A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6 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称为真核藻类

4、和无脊椎动物时代;泥盆纪称为鱼类时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蕨类和两栖类时代。中生代为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被子植物和兽类时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D 项正确,ABC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7 拓扑结构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可以确定空间实体间的相对空间位置,无需坐标和距离,利于空间要素查询及重建地理实体,A 项正确。拓扑关系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包含及拓扑关联,B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8 红壤广泛分布于降水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C 项正确。A 项,东北地区为肥沃的黑土,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华北地区为黄土地,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

5、西北地区的土壤为钙质土和荒漠土,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9 第 2 页,共 11 页乙地海拔较低,为谷地地形,沉积岩层的埋藏海拔为 245 米,甲处埋藏海拔为 82 米,丙处埋藏海拔为 203 米,乙处岩层高于甲丙,岩层向上突出,为背斜,A 项正确,B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10 分析图中坐标,甲为恒河,乙河为黄河,两地都位于季风区,限制农业发展的共同因素为旱涝灾害,D 项正确。A 项,恒河位于热带季风区,黄河位于温带季风区,夏季都是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土地荒漠化一般出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水土流失黄河中游出现的

6、主要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11 甲河为恒河,其三角洲所属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乙河为黄河,其三角洲所属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正确,C 项正确,AB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12 发生泥石流的条件为集水面积大、平均坡度大、流域落差大及植被覆盖率低,符合,B 项正确,A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13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先;获取灾情图像,需用到遥感技术,后;地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最后,C 项正确,AB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14 第 3 页,共 11 页“中多列等悬柱,爽朗通漏”描述的为石笋和悬垂的石

7、柱,属于岩溶地貌,D 项正确。A 项,丹霞地貌特点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冰川地貌多分布于高山和高纬地区,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15 阶段一华东铝业靠电解方法冶炼铝,发电需消耗大量能源,故影响华东铝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为能源,B 项正确,A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16 华东铝业为高耗能污染企业,阶段二到阶段三为转型发展光学薄膜产业,主要是面向市场,D 项正确,ABC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17 德国汉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乌鲁木齐位于大陆内部,水汽难以深入,为温带荒

8、漠带,汉堡至乌鲁木齐经过温带草原带,A 项正确,B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18 海运的优势为运量大,运费低,缺点为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铁路运输的优势为速度较快,连续性强,B 项正确,A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19 19822010 年,该市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故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加快,C 项正确,AB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第 4 页,共 11 页20 该市人口持续快速增加,可以建设城市新区来分散市区人口,缓解市区的拥挤,A 项正确。B 项,市区面积有限,改造原有住宅区会增加成本,效果不太明显,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限制人口流动不符

9、合实际,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大量人口汇入需扩大住宅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21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包括运费指向论、聚集指向论和劳动力成本论,B 项正确,AC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22 根据时差计算规律:“东早西晚、东加西减”,东八区比西四区早 12 个小时,故西四区观看直播的当地时间为 9 月 19 日 19 时 30 分,D 项正确,ABC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23 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移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来增去减”关系,布宜诺斯艾利斯(34S)正午太阳高度叫逐渐变大,A 项正确。B 项,太阳直射点逐

10、渐南移,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布宜诺斯艾利斯仅在 9.23 日白昼时间等于黑夜时间,9.23 日前白昼时间短于黑夜时间,9.23 日后,白昼时间长于黑夜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日出时间逐渐提前,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24 第 5 页,共 11 页甲地位于闭合等压线 1016hpa 内,该地位于 10121016hpa 之间,根据闭合曲线内部数据判断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故甲处数值大于 1016hpa,小于 1020hpa,C 项正确,ABD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25 地位于低压槽,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锋附近有

11、降水,B 项正确。A 项,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与题干不符,排除。C 项,地位于高压脊处,天气晴朗,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地的风向为东南风,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26 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教学中这个理念的体现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多种教学方式。27(1)地形雨示意图

12、(2)地形雨的成因: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第 6 页,共 11 页地形雨的雨区位置:主要位于山地迎风坡的中部地带。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影响植被和雪线。降雨的类型: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及台风雨。28(1)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温差大(中午炎热、夜晚寒冷),冬季寒冷,多大风、沙尘、暴雪天气;冬夏温差大,全年气候干旱;距海遥远,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植被稀少;古代通行要穿越沙漠或戈壁、山地,不利于通行。(2)中亚油气资源丰富、中国油气消费市场广阔,开展油气贸易,既能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又可

13、实现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带动中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就业,加强区域联系,形成优势互补。29(1)赵老师通过提问“山地的基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关系,山地垂直带谱与纬度、海拔的关系”等,培养了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可综合分析出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赵老师通过提问:“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前面学习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类似?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学生通过比较垂直分异规律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既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赵老师通过提问“假如博格达峰海拔只有 2445 米,自然带带谱会剩下哪几个自然带?假如博格达峰位于赤道或两极,自然带带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4、?”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预测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推理分析,理清海拔和纬度对山地垂直带谱的影响。(2)问题设计具有引导启发性。赵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可引导学生思考出山地的基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关系,山地垂直带谱与纬度、海拔的关系。问题设计具有适量性。赵老师针对影响垂直分异规律的不同因素,针对性的提出问题,避免无效提问,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第 7 页,共 11 页 问题设计具有直观性。教师针对展示的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以及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提出直观具体的问题,化难为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30(1)读图分析法。材料中刘老师通过让学生阅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

15、)图”,熟悉洋流的名称和流向,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有目的的分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初步掌握了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材料中刘老师针对不同海域的洋流分布规律组织学生分组学习,交流评价后并总结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比较法。在分析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时,刘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不同海区的洋流方向,对比分析大洋东西两侧洋流的性质,渗透了比较的思想,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对洋流的分布规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2)展示素材:教师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图。明确分组及要求: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

16、分别观察以 60N 和 60S 为中心的副极地海区、以 30N和 30S 为中心的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分布特点,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小组讨论: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完成任务单的填写,归纳规律并画图。交流评价:学生分享讨论的成果,教师与其他学生共同对结果进行评价。归纳总结:把通过评价、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黑板上的世界轮廓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3)以 30N 中心的副热带海区为例,深化洋流分布规律的教学,基本思路如下: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太平洋 30N 中心的副热带海区洋流的性质、成因及分布规律。第 8 页,共 11 页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思考,小组代表汇报结论,其他小组可质疑或补充。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组织学生迁移分析 30N 中心的副热带海区洋流的性质、成因及规律。教师总结 30N 中心的副热带海区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3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南水北调的基本措施、线路,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地理语言表述能力,正确理解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