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578957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5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览收藏-关注 第十版依据考试大纲 总结命题规律辅导备考策略 历年考题详析梳理考试要点 总结核心知识筛选最新考点 拓展解题思路精编典型习题 积累备考经验全真模拟测试 预测考试趋势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考点课堂 素材精粹让学习为我们创造终生价值 2022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高中)真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哪首歌曲是为*女音创作的?()A.打起手鼓唱起歌 B.*C.祖国,慈祥的母亲 D.玛依拉变奏曲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花腔女高音指美声唱法中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主要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A 项打起手鼓唱起歌属于女中音作品;B 项属于男

2、高音作品;C 项属于男中音作品。故本题选 D。2.【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件乐器在演奏中通常使用*()A.钢琴 B.古钢琴 C.小提琴 D.管风琴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钢琴在演奏中通常按照十二平均律来进行演奏;手风琴,兼具独奏和伴奏的键盘乐器,右手是以十二平均律结构的钢琴键盘形式,左手是键钮的手风琴;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管风琴,气鸣式键盘乐器,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故本题选 C。3.【单项选择题】下面谱例中,1-4 小节为 A 段,5-8 小节为 B 段,谱例*是().A.两段体 A B.两段体 AB C.三段体 ABA D.三段体 ABB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3、】1-4 小节为 A 段,5-8 小节为 B 段,由两个明显的段落组成,前后形成对比,属于二段体AB 的形式。故本题选 B。4.【单项选择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下列哪个模块属于高中音乐模块必修课程?()A.唱歌 B.音乐创编 C.音乐与舞蹈 D.合奏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课程涉及以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六大模块为必修(选学)课程,以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六个模块为选择性必修课程。故本题选 D。5.【单项选择题】“艺术家通过作品

4、着重表现内心情感,尤其用来表达内心的挣扎等极端感情,忽略对信息的描绘,这句话体现的*是()A.极简主义 B.后现代主义 C.表现主义 D.结构主义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C 项是指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化,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A 项极简主义是指在于极力追求简约,并且拒绝违反这一形态的任何事物;B 选项把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D 项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堂理论,也称结构主义课程论。故本题选 C。6.【单项选择题】在歌唱教学中,小红同学有一个变化音程始终唱不

5、准,于是何老师在她的“音乐成长记录册”上写下评语:该名学生音乐素养不足,不建议继续学习音乐。”教师的这一行为违背了*的哪些原则?()A.指向性 B.能动性 C.可操作性小 D.发展性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因为学生音没有唱准,老师直接判定该学生不适合学习音乐,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该教师的行为违背了发展性评价原则。故本题选 D。7.【单项选择题】老师在音乐编创课程上对比分析了*和好汉歌,其主要教学目的是()A.引导学生体会创作歌曲与民歌的关系 B.讲授和声与钢琴伴奏织体等相关知识 C.讲授曲式、配器等相关知识 D.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体裁形式 正确答案 A【

6、答案解析】教师在音乐编创课程上对比分析两首作品,是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和审美感知的体现,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乐曲,能从整体上认知音乐艺术的音响特征和文化背景,从作品本体和音乐表现要素体验音乐美感,领悟作品表现的意图;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认知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故本题选 A。8.【简答题】分析下面谱例。(缺图)要求:(1)写出乐曲的*.(2 分)(2)写出全曲的*结构名称。(5 分)(3)写出 1-16 小节的曲式*名称。(5 分)(4)写出合唱曲两个声部间的*特点。(3分)【答案解析】(1)bE 大调(2)再现一段休士地 15 间歌(这里不对,看不懂)(3)两个平行乐句

7、构成的一段体结构。(4)两个声部呈现出主调的特点,上下声部歌词一致,节奏一致,旋律主要以三度音程关系构成为主,中间偶尔使用同度、四度和五度音程,增加音响上的色彩感。9.【教学设计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必修音乐编创模块学生。教学内容:以歌曲清明为例,运用“起承转合”手法为古诗词江雪创作旋律。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10 分)(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与*其中至少包括 2 个课堂提问。(15 分)(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10 分)教学材料: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

8、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起承转合:中国传统曲式结构原则之一。起”主题最初陈述;”承”承接主题的乐思;“转”通过*的方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合对音乐的*与总结。【答案解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起承转合”的发展手法,并对江雪进行创作旋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创编、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将音乐用于生活,从而提升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难点:运用“起承转合”进行旋律编创。(2)一、导入老师朗诵清明诗词,并提问:“朗诵的作品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从而引出本课。二、新课教授(一)初听歌曲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思考:

9、这个旋律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旋律中的歌词是谁的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旋律呈现出波浪式进行,舒缓,悲凉,有民族特点,歌词是杜牧的清明;(二)哼唱旋律 1.学生哼唱旋律,并对曲谱进行乐句划分。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旋律由四个乐句构成。2.小组观察讨论每个乐句间的特点。教师总结 5.学生根据课前资料搜集,讲解起承转合相关内容。教师总结 6.学生朗读歌词并体会歌词与旋律的关系,然后进行模唱。(三)拓展延伸播放李叔同送别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学生思考这两首作品中的起承转合句以及有什么特点。(四)创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江雪进行创编,要求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创编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教师给

10、予肯定性评价(五)课堂小结请同学总结今日所学。(3)导入:诗词导入不仅与语文知识相关联,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引入本课,符合“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的课程基本理念,做到了“课未始,兴已浓”的作用。初听环节: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感知,感受歌曲的特点与情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做到了“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哼唱旋律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乐句构成以及观察乐谱特点的方式引出起承转合的概念,这种教学的方式具有引导式、启发式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创编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江雪进

11、行编创,通过这种实践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做到了“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10.【案例分析题】王老师在本学期*模块最后一节音乐课上,组织全班进行笔试,并告诉学生这次考试的分数将作为本学期的总评成绩。考试过程中,王老师发现小兰趴在桌子上,她的试卷放在一边,卷面一片空白。王老师走过去拍醒了她,轻轻地问:你怎么不答题?小兰回答:“不是唱歌、弹琴这些最重要吗?为什么不考这些,只考音乐理论知识?我不喜欢被这些知识。”王老师说:好吧,那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不做题,这学期就没有音乐成绩。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

12、订)基本理念,分析王老师存在的问题(7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解析】(1)违背了“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王老师在期末考试时只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忽略了音乐实践性,因此该行为不符合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2)违背了“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高中音乐课程对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评价,应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出发,对应各模块学业质量水平,依据具体课程内容和不同模块教学实施方式,科学构建具有音乐学科教学及音乐艺术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王老师只用

13、笔试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考查,且笔试成绩为最终的评价结果,评价较片面,不符合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3)违背了“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的基本理念。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动力,是提升审美情趣的重要前提。小兰同学不喜欢只考音乐理论知识,没有答题的行为可以看出她对本次考核的方式不满意,这会影响她对今后音乐课失去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当小兰同学说完自己的不想答卷的理由后,王老师的回答会让小兰同学不仅对今后的音乐课失去兴趣,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该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4)违背了“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的基本理念。学校开设丰富

14、多样的音乐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切实满足学生对音乐艺术不同形式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现音乐教学的生动活力,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而与之对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采用与教学相符合的内容和形式。小兰同学对唱歌、弹琴更感兴趣,而王老师只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查,没有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故而违背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改进建议:(1)评价方式多元化,完善课程评价机制。(2)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活动并重。(3)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反馈要进行认真反思,积极调整,多关心学生,切不可向案例中对学生说出伤害师生情谊的话。11.【课例点评题

15、】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7 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 分)。课题名称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教学对象高中必修音乐与戏剧”模块学生教学内容鉴赏与排演京剧现代戏都有一颗洪亮的心唱段教学过程1.感受京剧现代戏选段都有一颗洪亮的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剧中人物性格、情绪以及*,步感知京剧现代戏的艺术特征。2 通过听赏和演唱,体会京剧现代戏的*,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完整、准确、有感情地进行选段*。(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前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教师详细讲解传统京剧的基本知识(1)讲解传统京剧的知识教师讲解京剧唱腔二黄与

16、西皮的区别,西皮一般较为明亮、高亢、刚劲、挺拔;而二黄唱腔一般较为板起板落、稳健浑厚。教师播放不同唱腔的京剧,请学生判断。(2)讲解传统京剧的特点教师详细讲解京剧中最主要的四大行当。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请学生判断行当。(3)讲解京剧中的*知识教师详细介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教师演示不同脸谱的绘画方法与特点,引导学生练习*.2.教师讲述京剧现代戏*剧情(1)教师讲述京剧现代戏的*.发展与特点。(2)教师播放*视频,并详细讲解剧情。3.学生学习排演*(1)教师分句教唱*唱段。(2)学生分组讨论。4.小结(略)【答案解析】不足:(1)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知识的讲解,虽然有提问,但是依然是在教师所设定的范畴内进行选择,没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以讲授法讲解了京剧的唱腔、行当、脸谱。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3)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相符。教学内容的设定是赏析与排演京剧现代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