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

上传人:1520****498 文档编号:375654213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8观后感心得34篇 榜样8观后感心得1 “在西藏的一些偏远山区很麻烦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但我们真心实意地对待藏族同胞,他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因此也会用真诚来回馈我们。”当记者问起唐菊兴他是怎样跟藏族的同胞们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时,他给记者讲了几个故事。 唐菊兴经常通过各种手段对生活困难的藏族同胞施以援助之手。有一次,他与同行的学生在爬山过程中,因为一名学生高原反应严重,导致大部队未能在天黑之前返回驻地。多亏路途中偶遇一家素不相识的藏族同胞相救,并用牦牛车把体力已经耗尽的几个人拖回了项目组驻地。临别时,唐菊兴倾其所有,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全部赠给了藏族老乡,以示感谢,虽然钱不多,但寄托的

2、是一份诚挚的谢意。唐菊兴在野外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到沿途的藏族同胞家中休息或补充一些干粮,他都坚持付钱,尤其是遇到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藏族同胞,他几乎每次都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赠予该家庭。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当地的同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唐菊兴对于身边较熟悉的藏族同胞更会尽力提供帮助。十多年前,他率队在雄村金矿外围的谢通门县答那达乡开展野外工作。由于住宿不便,他们联系了当地一位名叫多吉的藏族同胞,项目组便暂时住进了多吉的家中。唐菊兴为了感谢多吉提供的帮助,主动邀请多吉来项目组帮忙;多吉也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和欢迎,专门把自己家中最好的房间和厨房腾出来给项目组成员使用,自己一家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

3、。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唐菊兴与多吉建立起了深厚的个人感情,“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多吉不仅担任项目组的翻译和工人,同时也帮助项目组协调地方关系,保障了野外工作的顺利进行。平时,大家一起上山工作,回到家或着休息日里大家又会聚在一起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多吉每次都会把自酿青稞酒的第一道酒端给项目组的师生们品尝。十多年了,现在我自己往那边跑的机会少了,但一旦有人要路过那达乡,我就会拜托他给多吉一家捎些小礼物,从大人的毛衣、小孩的学习用品,到多吉喜欢的啤酒。其实也是捎过去一份感情。”唐菊兴说。 榜样8观后感心得2 “在西藏地区开展工作,民族团结是一切的前提。”作为一名“老西

4、藏”,唐菊兴深知,只有藏汉同胞团结合作、相互信任,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铺开,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西藏的找矿突破。 他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依托当地地方政府的支持,唐菊兴和他的队员们始终把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习俗、关心同胞疾苦当成政治任务来抓,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地,他们都会与当地的藏族同胞融洽相处,甚至结成了兄弟之谊。除了在野外工作中长期聘用当地的藏族同胞担任项目组的司机、向导、翻译、工人等,唐菊兴自己也主动承担起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和地方协调工作。 2008年3月,进藏开展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唐菊兴和队员们不巧碰上了“314”打砸烧事件。当时,局势之紧张让正在甲玛矿区开展工作唐菊兴始料

5、未及,一小部分不明真相的藏族群众开始冲击项目组的驻地。为了避免自己的队伍受到暴力犯罪分子的伤害,唐菊兴一方面紧急安排项目组成员暂停野外工作,回到驻地确保安全,另一方面也很快与当地熟悉的村民朋友取得了联系。 “得知我们的驻地受到了冲击,熟悉我们的当地老百姓第一时间出面来保护我们,并及时地把项目组成员转移到了他们的村子。”回想起当时的惊险经历,唐菊兴仍然是心有余悸。“在整个事件中项目组没有一个人受到伤害。这完全归功于平时与藏族兄弟们结成的战斗友谊。”唐菊兴说,虽然“314”事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但正是因为有当地藏族同胞在非常时期的保护和支持,才保证了项目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一批重

6、要成果。 榜样8观后感心得3 从水乡嘉兴到蓉城成都再到青藏高原,他的人生因为地质不断攀升,并在世界屋脊扎下了根。 21年来,唐菊兴几乎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度过,时间最长的一年,他在西藏待了200多天。 不久前,“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中央媒体采访团在西藏采访了唐菊兴,并且到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感受地质工作的艰苦,以及甲玛矿区的今昔巨变。 身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室主任的唐菊兴,已经在青藏高原上耕耘了二十余载,他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丰收时节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

7、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2013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国地调局首批“李四光学者”(卓越地质人才),2016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每一份荣誉都是沉甸甸的。 榜样8观后感心得4 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怀着一颗慈母之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用身教塑造学生品德,以超负荷的工作,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她是学生们的“刘妈妈”,是家长们的好朋友。曾获评“衡阳市骨干教师”、“感动衡阳十佳教育人物”、2015年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荣誉称号等。 刘玲琍与特教的结缘,源于她内心的

8、爱。 小时候,她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对她特别好,但却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刘玲琍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字、学习说话的话,生活就能改善很多。于是,正值初中毕业的她,一门心思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此与特教结缘。 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她,却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那个时候,班上有个叫晓慧的女学生,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晓慧上厕所后,她不仅不会擦拭,还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晓慧抱起,让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帮她擦拭,接着又轻轻地仔细清洗晓慧的双手和口腔。等一切弄完后,她这才发现自

9、己身上已经沾满了排泄物。 小云亮是刘玲琍带的第二届学生之一,调皮且犟。一个夜晚,小云亮肚疼不已。接到电话的刘玲琍二话不说就往学校跑,由于下雨路滑,她接连摔了好几跤。一赶到宿舍,刘玲琍不顾自己身上的疼痛,背起小云亮就赶往最近的医院。医生诊断,小云亮得了“急性肠炎”。 接下来几天,刘玲琍白天上班,中午去医院送汤送饭,晚上又陪护在病床前。出院后,为了帮他补上落下的课程,每天晚上,刘玲琍都来校给他补课,还给他带来营养餐。在她的影响下,小云亮开始变得爱学习又守纪律,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 就这样,面对这群几岁就离开父母的“折翼”孩子,刘玲琍用挚诚的爱浇灌着他们的心田,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刘妈妈”。 榜样8

10、观后感心得5 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生,湖南新邵人,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教师。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有的只是扎根特教讲台30年,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 她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执着与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023年6月,刘玲琍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榜样8观后感心得6 据悉,刘玲琍常年坚守特殊教育第一线,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几经磨炼成为了一名教学名师和优秀班主任。她有极强的责任心,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年年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她所教的7

11、0多名聋生中有20名考上了大学。 同时,刘玲琍勤于钻研业务,经过长期探索实践,自编教材,自创出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为听障孩子找到了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成功地让12名听障孩子开口说话,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2015年4月的中国教育报以蹲下来,摸着喉咙上课记衡阳市特教学校老师刘玲琍为题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引发强烈社会反响;2015年当选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成为全国“特教老师第一人”;2023年获“全国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 榜样8观后感心得7 1987年7月,刘玲琍考入我校。1991年7月,刘玲琍以优异的成绩从我校毕业,被分配到原衡阳市聋哑学校(现衡阳市

12、特殊教育学校)。30年来,她先后从事语文教学和听力语言康复等工作,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全省特殊教育一线教学岗位中,独树一帜。 “选择特教,也能收获欣慰与幸福”。刘玲琍说,30年来,她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她所教过的学生中,有的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等高等院校,成为了设计师、教师。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成长为糕点师、园艺师学生们经过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习,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结婚、生子,拥有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榜样8观后感心得8 刘玲琍在多方走访自主创业的残疾青年人时发现,仍存在创业扶持机制的不可持续运行、服务领域局限、职业康复体系滞后,以及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不对称、

13、单向传递、无法有效联通等问题。 “这些导致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得不到及时关注,培训需求无法满足。希望更加多元、灵活的普惠政策措施给予他们支持。”刘玲琍建议,结合现有扶持政策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扶持功能,信息双向互通,及时准确捕捉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比如通过实名制调查,科学合理地按照调查结果配置培训项目;由政府及残联牵头,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采取订单式上岗配置,保证有效上岗,同时积极开发孵化项目,为残疾人创业搭建平台。 同时,刘玲琍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成功典型,树立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先进人物,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带动更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创业道路。 “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

14、自主创业,历来备受重视,这为残疾人解决就业、提高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让许多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刘玲琍始终相信“只要不放弃,残疾人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刘玲琍表示,将继续履行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持续关注特殊教育工作。 榜样8观后感心得9 唐菊兴1995年初入西藏,第一站到的是著名的玉龙铜矿。在这里开展研究工作期间,他得知了玉龙铜矿那偶然的发现经历:一天,一位牧羊人拿着一块花花绿绿的石头标本交给原西藏地质一队的地质人员,由此直接导致了玉龙铜矿的发现。 “在青藏高原上有两种人:守望者和牧羊人。”唐菊兴说,牧羊人每天都会爬很多的山、涉很多的水,行走匆匆,但也过得悠闲;守望者会驻守在他自己的阵地上,

15、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发现身边的惊喜,但有时候会显得孤独。“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我们地质工作者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守望者。” 的确,二十年来,唐菊兴守望着这一片土地的春去冬来,为了国家的资源安全、藏区经济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使研究团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和骄人的成绩,党和国家也给予了他和他的团队崇高的荣誉。 近年来,唐菊兴和他的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201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奖一等奖2项(2009年、2011年)、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2003年、2004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进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3次。 唐菊兴个人在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同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在这期间,他还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援藏工作先进个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