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75601784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KB2452直线振动筛设计(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0页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筛分机械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建材工业、筑路行业及环卫行业中。无论是露天开采或者是经过破碎的物料,或是其他某些工业产品所用的天然原料、人工原料,在未处理前常常是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混合在一起的形式存在,有些物料甚至含有许多水分或其它有用或无用的介质。为了正确合理的使用物料和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所以要对物料的筛分、分级、洗涤、脱介、脱水之用。筛分设备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工艺效果的好坏,生产效率的高低和能源节省的程度,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筛分机械在工业上正式应用,有上百年的历史,筛分机械的在这过程中,由手动筛发展到机械摇动筛、快速

2、摇动筛、共振筛、振动筛等筛分设备。自16世纪英国在煤炭工业使用第一台固定筛以来,世界上先后出现过圆筒筛、摇动筛、滚筒筛、共振筛等筛分设备。而振动筛以它结构简单、处理能力大、工作可靠等优点在所有筛分设备中占绝对优势,其占有量月为95%。上世纪70年代以后,筛分技术的进步:如强化振动参数,设备大型化,筛机零部件的三化,自同步技术的推广应用,新筛机的出现等,都是围绕着振动筛发展起来的,而其他滚轴筛、圆筒筛、摇动筛等,逐步被淘汰。1.1 洗煤定义 洗煤是煤炭深加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从矿井中直接开采出来的煤炭叫原煤,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内在灰分小和内在灰分大的煤混杂

3、在一起。洗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洗煤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一般分为有干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精煤,经过洗煤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通过洗煤,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精煤是一般可做然料用的能源,烟煤的精煤一般主要用于炼焦,它要去硫,去杂质等工业过程,以达到炼焦用的标准。 1.2世界及我国目前能源现状及选煤技术的发展1.2.1 世界目前能源现状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能源转换将沿着高碳到低碳、低效到高效、不清洁到清洁、分散到集中再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小型到大型再到大型与小型相结合、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轨迹

4、,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在能源转换过程中,人类的认识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地顺应客观规律。世界目前的能源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需求仍将稳定增长1970-2005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增长2.1%。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增速放缓,2030年前预计年均增长1.6%左右。人均耗能日本是中国的2.87倍,美国是中国的5.55倍。 中国约为世界平均值的82.5%。2 油气资源仍是被争夺的重点世界油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少数国家和地区占据了绝大多数资源。中东、前苏联地区在全球油气供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油气供应集中度提高使得保障油气供应安全成为

5、焦点。围绕油气安全供应的国际能源合作和竞争将长期存在。3 核能的发展将受到重视目前,核能发电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全世界探明用于核裂变的铀资源约为可利用化石能源的2.5倍。核聚变利用海水中存在的氘,如果技术上取得突破,人类将拥有取之不尽的新能源。4 风力发电将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风电装机年均增长近30%。200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700万千瓦,同比增长36。 截止到2008年12月底,全球的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1.2亿千瓦。大型风电场发电成本比上世纪80年代降低了10倍,由每千瓦时38美分降到了3.8美分。目前,已有单机5000千万机组在海上运行,已开始1万千瓦风机的设

6、计工作。5 太阳能发展潜力巨大世界能源理事会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全球百分之一尚未利用的土地用于太阳能开发,可获得目前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3倍以上。本世纪以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很快。2007年,全球太阳能光电市场安装量比2006年增长60%以上。到2008年末,全球光伏发电容量已达2000多万千瓦,当年新增600万千瓦。 6 纤维素乙醇具有良好前景纤维素乙醇是第二代生物燃料。一种方法是对纤维素(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料、甘蔗渣等)进行物理气化后,形成各种气体,再用混合菌群进行发酵,进而生成乙醇;另一种方法是对纤维素进行化学处理后,生成乙醇。据介绍,采用酶法技术工艺批量生产纤维素乙醇:每加仑成本

7、低于1美元;所产生的能量为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能量的7.7倍;温室气体排放可降低90以上。 7 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焦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近百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并且升温速率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 。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主要矛盾是气候变化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环境与气候双重压力。各国在气候变化责任分担上的分歧与斗争将长期存在。8 低碳技术是能源研发的重点低碳能源技术将是能源科技研发的重点。主要包括:(1)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2)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3)大幅度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成本的技术;

8、(4)传统交通燃料的替代技术;(5)安全、经济的核能利用技术等。9 能源国际合作将加深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国际合作而获得能源安全保障。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已消耗了全球过多的能源资源,目前仍然是全球能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应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尽可能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努力。10 美国目前的能源目标及应对方案目标一:减少石油消费,实现能源独立目前,美国能源消费中石油占40,其储量、产量、消耗量分别占世界的3、10和20.5,每年进口石油需支

9、付3000亿美元,占美贸易逆差的40。1973年石油危机后,各届政府虽誓言降低对海外依赖,但进口依存度却由33增至60。奥巴马发誓言,要成为美国最终摆脱依赖石油的一代人,到2030年将石油消费降低一半,至少减少35,每天减少1000万桶,相当于从欧佩克的进口量。目标二:掌控国际新能源格局主导权能源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谁在新能源领域领先,谁就将占据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主动。减少对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产油国的依赖,甚至使上述国家因油价下跌而衰退。减少进口石油成本,缓和国内反战、国际反美的情绪。奥巴马一改布什政府抵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的立场,表示将“建设性”地参与,目的是要主导全球气候谈判

10、,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领袖地位,寻求对美利益最大化。对策一:加大新能源投资未来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建立“清洁能源研发基金”,用于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其他清洁可替代能源项目的研发和推广,为使用此类能源的企业提供250-45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鼓励技术创新,支持使用可再生能源。未来3年内增加可再生能源产量1倍,2012年占发电比例由目前的8%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支持研发下一代生物燃料。2013年将生产20亿加仑纤维素乙醇,2030年将增至600亿加仑。 11 法国能源政策的新变化2005年1月1日开始,法国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设备实施税收抵免40%的政策,并在2006年将其

11、进一步提高到50%。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计划,其中包括国家电力公司和其他电力供应公司不得拒绝收购其他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尤其是风能生产的电力。制定了到201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生产应占全国能源生产10%的目标。12 主要国家能源政策变化综述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保护环境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关注的重点。更加注重科技在保障未来能源安全、清洁、高效、经济利用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通过制定有关政策,限制化石能源的消费。能源供应大国利用能源出口寻求政治、经济利益;能源进口国为了能源安全则千方百计试图控制能源的生产与运输。加强全球能源合作,完善监管机制。 1.2.2

12、 我国目前能源形势1 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我国节能提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综合效率目前达到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为1.11吨标准煤,比2007年下降了4.59%。20多年来,我国以年均增长约5%的能源消费支持了近10%的经济发展速度,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2 山西煤炭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体制组: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实现全过程管理,其他部门通过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发挥作用。资源组:实现资源资产化管理。环境组: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 转产组:建立煤矿转

13、产发展资金。 政府分煤种、矿井规模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同时分离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办社会职能。3 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取得成果“十一五”期间建设的大中型煤矿,主要分布在大型煤炭基地内。 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已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6%。两淮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已达1亿吨并以通过了验收。宁东大型煤炭基地一次开工8个煤炭、电力、煤化工项目。煤炭企业与电力等下游企业合作步伐加快,形成了一批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主体。4 技术面貌进一步改善年产400600万吨能力高效综采技术和成套设备已能实现本土化生产。安全高效煤矿数量由2000年的82处,增加到目前的219处,核定生产能力达到7亿吨以上,一批煤炭企业的生产和安全指标达

14、到世界先进水平。2008年,年产1000万吨以上煤炭企业已有36家,其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0%。5 煤炭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煤炭生产超常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煤炭工业发展和改革取得了进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坚持安全发展、建设和谐矿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始成为煤炭企业的共识和行动。煤炭工业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6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仍十分严重煤炭行业长期困难,安全欠账多,技术与装备水平低,管理、监督责任不到位,重特大事故多发。乡镇煤矿产量占38%,死亡人数占73%。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7倍多。如果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达到目前

15、国有重点煤矿的水平,全年可减少死亡2000多人。职业危害严重,尘肺病患者达30万人。7 电力供应可靠性不强前年南方地区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对能源供给体系的冲击,教训非常深刻:一是相同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的同向输送通道过度集中。重要地区和城市的能源供应来源应多元化,且有足够的本地支撑能力。二是主要输送通道和设施应有较高的抗灾设防标准,重点线路和设施可提高设防标准。三是要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抢险设备和工具,并要经常组织演练。8 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署要求包括西方七国在内的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必须承担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义务。今年1月底,实际储备42.6亿桶,约为进口量的125天。我国石油储备刚刚起步。目前,石油储备项目正在建设,只有少量储备,要达到储备目标还需要若干年努力,形成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和有效应急机制还任重道远。9 必须坚持以煤炭为主资源赋存状况决定了我国能源供应必须以煤炭为主。但煤炭工业存在着资源保障、安全生产、环境容量、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制约。煤炭是可靠、经济、可以清洁利用的能源。做好煤炭这篇文章,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就有了可靠保障。必须建立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